Pt对CO2的吸附影响不明显。沉积Cu后,CO2的吸附位点发生变化,且脱附需要更高的温度,说明沉积Cu使TiO2和CO2的结合更为紧密。Pt、Cu共沉积不会使TiO2与CO2的紧密结合减弱,有利于CO2的吸附,不利于水的吸附,从而可抑制H2的产生。 图9不同催化剂的CO2-TPD结果 推测在Pt/TiO2中,Pt是CO2和水还原的活性位点。反应后...
制备了不同Na,W,Mn组分的Na-W-Mn/SiO2催化剂,并进行了O2程序升温脱附(O2-TPD)和不同温度下Na-W-Mn/SiO2催化剂的CH4脉冲反应(CH4-PR).研究结果表明,Na-W-Mn/SiO2催化剂活化甲烷的活笥氧物种是W和Mn提供的,高温下易于流动的表面晶格氧(O^2-).Na和O^2-的活泼性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它可以极化W,Mn...
Henderson等人通过TPD和ELS实验研究了O2在TiO2(110)表面的吸附[6],其实验结果表明,表面氧空位是造成表面氧吸附的主要原因。在某一温度范围内,氧气以分子形式吸附在表面氧空位上,通过导带电子的转移,使其成为吸附氧(O2*)[5];然后,由于邻近阳离子(Ti4+)的作用,其中一个氧原子留在了氧空位上,而另一个氧原子移到...
一般来说,碱性 催化剂从CO2-TPD证实。只有一个峰值在573K纯二氧化钛[37],但两座 山峰都观察到约523K(小)和573(最高)Ni-TiO2。Ni-TiO2峰值强度更强,转移到高温比二氧化钛。因此添加镍增加了催化剂表面和二氧化碳之间 的接触。 甲烷产量被用来评价催化剂的性能。图11总结了甲烷产量在二氧化 钛和Ni-TiO2催化剂...
TiO2表面羟基及其性质
摘要: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Ag改性的TiO2催化剂,并用XRD、SEM、BET、O2-TPD和UV-Vis DRS等测试手段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与TiO2相比,所制备催化剂颗粒直径明显减小,比表面积明显增大,对可见光的吸收明显增强,同时出现了表面吸附氧和Ag电子捕获中心.甲苯气相光催化降解结果显示,当Ag与Ti的摩尔比(n... 查看全部>> ...
一般来说,碱性催化剂从CO2-TPD证实。只有一个峰值在573 K纯二氧化钛[37],但两座山峰都观察到约523 K(小)和573(最高)Ni-TiO2。Ni-TiO2峰值强度更强,转移到高温比二氧化钛。因此添加镍增加了催化剂表面和二氧化碳之间的接触。 甲烷产量被用来评价催化剂的性能。图11总结了甲烷产量在二氧化钛和Ni-TiO2催化剂在...
Henderson等人通过TPD和ELS实验研究了O2在TiO2(110)表面的吸附[6],其实验结果表明,表面氧空位是造成表面氧吸附的主要原因。在某一温度范围内,氧气以分子形式吸附在表面氧空位上,通过导带电子的转移,使其成为吸附氧(O2*)[5];然后,由于邻近阳离子(Ti4+)的作用,其中一个氧原子留在了氧空位上,而另一个氧原子移到...
具体为1分子乙醛吸附在L酸位(Ti4+),另1分子乙醛吸附在B酸位(Ti-OH-Ti),碱性位(O2-)从吸附在L酸位上的乙醛中α-C上夺取1个质子使其变成碳负离子,然后这个碳负离子进攻吸附在B酸位上乙醛分子的羰基碳,同时该羰基上的氧从B酸位上夺取1个质子形成3-羟基丁醛,最后脱水生成2-丁烯醛。RASKO等[6]通过...
最后,通过XRD,BET,XPS,多种透射电镜,CO2-TPD,EPR和NH3-TPD,原位真空红外表征分析了TiO2,La-TiO2催化剂的微观形貌结构,表面化学性质等.负载La2O3并未改变TiO2的锐钛矿结构,元素La主要以La2O3的形式高度分散在单个TiO2颗粒上或TiO2团块之间.负载La2O3可以为TiO2提供弱酸性位点和强碱性位点,减少强酸性位点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