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_WAIT状态存在的理由: 1)可靠地实现TCP全双工连接的终止 在进行关闭连接四次挥手协议时,最后的ACK是由主动关闭端发出的,如果这个最终的ACK丢失,服务器将重发最终的FIN, 因此客户端必须维护状态信息允许它重发最终的ACK。如果不维持这个状态信息,那么客户端将响应RST分节,服务器将此分节解释成一个错误(在java中会...
综上,对TIME_WAIT状态的优化思路是尽量缩小等待时长,而不是暴力的直接关闭(可能会引起新连接收到旧连接数据的风险),也不要直接发送RST复位连接(可能会引起发送、接收缓冲区中的数据丢失),所以使用修改内核参数 tcp_tw_reuse 参数是最保险的方式,通过根据实际网络情况和应用场景适当的调节 tcp_timestamp 的值,可以...
TIME_WAIT状态之所以存在,是为了保证网络的可靠性。首先,这个是TCP状态转换图里面的某个状态,这个可以参考unix网络编程。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一个客户端与服务器通信的过程当中,主动关闭的一方会进入这个状态。 有以下作用(原因): 1.为实现TCP全双工连接的可靠释放 当服务器先关闭连接,如果不在一定时间内维护一个这...
在计算机网络中,TIME_WAIT 状态是 TCP 协议栈的一个重要部分,它确保了可靠的数据传输和连接的正常关闭,当一个 TCP 连接结束时,通信双方会进入 TIME_WAIT 状态,这一阶段持续的时间通常为两倍的最大报文段生存时间(2MSL),这个机制的主要目的是防止由于延迟的数据包导致的新连接建立错误。 TCP 连接的四次挥手与 TIM...
分析完了 TIME_WAIT 状态的作用之外,什么场景下会出现大量的 TIME_WAIT 状态连接呢? 通信双方主动发起关闭连接的一端,存在 TIME_WAIT 状态,最经典的场景就是 并发压力测试。 当我们在本地 (客户端) 启动并发压力测试时,通常会设置成百上千的并发连接去访问服务端接口,这些连接会快速且大量消耗 TCP 连接资源,每...
咱们在 tcp 连接中,客户端先发起关闭,那么 TIME_WAIT 状态就在客户端这边,如下: 这是一个正常的客户端和服务端通信的基本过程,那么,如果在 client 和 server 建立连接后,server 端向 client 端发发送的数据,在网络环境中有延迟,短时间,没有顺利的达到 client 端的时候,就会出现如下情况 ...
服务器短时间内大量的TIME_WAIT出现,才是问题 会引发以下问题 由于处于TIME_WAIT状态,连接并未关闭,占据了大量的CPU,内存,文件描述符等,造成新的连接无法建立,客户端表现就是连接失败 如果服务器上同时有nginx,且nginx由于反向代理,那么还会占用很多端口(S端处于TIME_WAIT,该连接的另一方即C端需独占一个端口,C端...
timewait状态是TCP连接关闭状态的一种,表示连接的一方已经发送了连接关闭请求,但是还没有收到对方的确认,因此处于等待确认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连接会等待一段时间,以确保对方已经接收到关闭请求并确认关闭连接,然后才会彻底关闭连接。这个状态通常会持续一段时间,以确保连接的完全关闭。 0 赞 0 踩...
TIME_WAIT状态的核心作用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 a. 避免数据包混淆当旧连接中的延迟数据包仍在网络中游荡时,若未进入TIME_WAIT状态,新建立的连接可能会接收到这些过期的数据包,导致应用层出现不可预知的问题。例如,旧连接的消息可能会影响新连接的正常交互。
TIME-WAIT状态的存在,主要是出于两个原因:其一,为了防止历史连接中的数据被后面相同四元组的连接错误接收。序列号和初始序列号在TCP中起着关键作用,但它们并非无限递增,会发生回绕为初始值的情况,导致无法根据序列号判断新老数据。若TIME-WAIT状态未等待足够时间或时间过短,延迟的数据包抵达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