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抓包图可以看出,服务端主动发起的 FIN 报文,所以是服务端处于 TIME_WAIT 状态,所以 tcp_tw_reuse 这个参数不会是导致 TIME_WAIT 状态被快速回收的原因,因为这个参数是用于连接发起方,也就是客户端处于 TIME_WAIT 状态,在发起连接的时候,可以复用 TIME_WAIT 状态。 所以,排除参数一的可能性。 我当时就怀疑是...
这是个很经典的问题,TCP断开连接时的四次挥手中,客户端在发送最后的ACK后要进入TIME-WAIT状态,这个状态时长为2倍MSL。 MSL是Maximum Segment Lifetime的英文缩写,可译为“最长报文寿命”,它是任何报文在网络上存在的最长的最长时间,超过这个时间报文将被丢弃。 TIME-WAIT时长为2 MSL这主要有两个原因 尽量让服务...
如果C端处于TIME_WAIT状态下,就可以重新发送报文ACK,然后重新计时2MSL时间才会进入CLOSED状态,S端收到A...
主动关闭 socket 的一方将跳过 TIME_WAIT 状态,直接进入 CLOSED 状态,此时会让 TCP 变得“不再可靠”...
TIME_WAIT 状态,又称为2MSL 等待状态。只有主动关闭一方才能进入 TIME_WAIT 状态。 MSL(Maximum Segment Lifetime)表示报文段最大生存时间,它表示任何报文段被丢弃前在网络内的最长时间,实际上这个时间和 TTL 有关(TTL 是 IP 协议中的一个概念,表示能够经历的路由器的跳数,这个跳数是有限制的,最大值为 255)...
由图可知,当一方接受到来自应用断开连接的信号时候,就发送 FIN 数据报来进行主动断开,并且该连接进入 FIN_WAIT1 状态,连接处于半段开状态(可以接受、应答数据,当不能发送数据),并将连接的控制权托管给 Kernel,程序就不再进行处理。一般情况下,连接处理 FIN_WAIT1 的状态只是持续很短的一段时间。
4次握手完成连接的关闭,主动关闭连接一方在第3次握手完成后发送了第四次握手的ACK包后就进入了TIME_WAIT状态,必须在此状态上停留两倍的MSL时间,等待2MSL时间主要目的是怕最后一个ACK包对方没收到,那么对方在超时后将重发第三次握手的FIN包,主动关闭端接到重发的FIN包后可以再发一个ACK应答包。
time_wait 状态,默认会持续2 MSL(报文的最大生存时间),一般是 2x2 mins time_wait 状态下,TCP 连接占用的端口,无法被再次使用 TCP 端口数量,上限是 6.5w(65535,16 bit) 大量time_wait 状态存在,会导致新建 TCP 连接会出错,address already in use : connect异常 ...
也就是处于time_wait状态的socket比处于正常状态的socket少占用了1.8k内存,对于很多服务器来说,timewait状态下的socket比较多,算起来也很可观了,所以,linux又设计了一个 tcp_max_tw_buckets 来限制处于time_wait的数量。 这个也是 tcp_timewait_state_process(inet_twsk(sk), skb, th) 中能够将sock直接转换为 ...
新的连接要建立,必须是在主动关闭方和被动关闭方都进入到CLOSED状态之后才有可能。所以,最有可能导致旧的报文段影响新的连接的情况是: 在TIME_WAIT状态之前,主动关闭方发送的报文端在网络中延迟,但是TIME_WAIT设定为2MSL时,这些报文端必然会在网络中消失(最大生存时间为MSL)。被动关闭方最有可能影响新连接的报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