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桃之乡-河南三门峡卢氏县 河南省卢氏县地处我国核桃适生区中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为核桃生产提供了优越的自然环境。全县现有核桃166公顷,300万株,常年产量4000吨,占全省产量的1/3,居全国核桃主产县的第三位,全县年核桃收入达8200万元,占全县国民生产总值的9%,是首批百家特产之乡评委会命名全国唯一的“中国...
宁国山核桃是安徽著名的干果和木本油料树种,含有多种维生素,营养丰富,具有乌发润肺之功效,可防治冠心病。果仁香脆可口,可作上等糕点原料及食用油料,在我国香港和美国市场上每公斤卖到400元。山核桃全身都是宝。果皮可烧灰制碱,可提取栲胶,也能制作生物农药。果仁榨油后,油饼可作饲料或肥料。果壳可作活性炭。树皮、...
中国茶叶之乡-河南 浉河区 狮河区是1998年8月原信阳地区撤地建市后在原信阳市的基础上新区划的一个县级行政区,是信阳毛尖的中心产区。狮河区设立后,区委、区政府立足全区实际,提出了"以茶富区,以茶名区"的口号,充分发挥自然优势,努力创建无公害茶叶示范基地,不断加快茶叶产业化进程。2001年全区茶叶面积达15...
开封西瓜 熟称汴梁西瓜是开封的传统特产,驰名古今,畅销中外。其特点是:皮薄汁多,瓢沙脆甜,清利可口。民间素有"肖县石榴砀山梨,汴梁红到皮"之谚语。因开封古称"汴梁",万事故开封一带生产的都叫"汴梁"。 开封一带气候温和,夏季雨水均匀,沙壤土质较多,适宜的增长。加之开封人民长期以来积累丰富的种植的经验,把...
河南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历史上曾长期作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悠久的历史给河南留下了灿若晨星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可以说河南是一个文化资源大
汝阳县位于豫西伏牛山区,自古已有种植杜仲习惯,1987年和1993年先后被河南省林业厅和原林业部确定为杜仲基地县。全县杜仲栽植面积达21.5万亩,占全县经济林总面积的58.4%。每年杜仲皮、叶及其系列产品、产量达1560万公斤,年总产值624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2%;税收374.4万元,占全县年财政收入的8.3%;农民人均年纯收入11...
6月25日至7月5日,2011年全国地掷球锦标赛在鹤壁市举行。为了办好此次比赛,鹤壁市特意新建了亚洲最大的钢结构遮阳篷地掷球比赛场地。该球场长86米、宽35米,比赛设施包括四片塑质地掷球、四片大金属地
文化周口又添两张新名片———“中国三皇故都文化之乡”和“中国神话学研究基地”,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将在第二届中华姓氏文化节开幕式上向周口市授牌,这是记者近日从中国民协得到的消息。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在命名《决定》中说,依照中国文联及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中国民间文艺之乡”的有关规定,经组织专家...
2008年11月17号,从北京传来喜讯,作为河南省最大的白灵菇栽培基地的清丰县被中国食用菌协会授予“中国白灵菇之乡”称号,全国仅此一家。 近年来,清丰县立足富民强县,积极调整农业种植机构,大力发展白灵菇生产,把发展白灵菇作为振兴县域经济、建设新农村的产业支撑。我们通过注资金、强龙头、建基地、活市场,整合各种资...
近年来,漯河市立足本地优势,紧紧围绕“农”字做文章,把主导产业定位为食品加工业,采取多种扶持政策和措施,着力培育食品企业、壮大主导产业、促进产业集群,有力推动了全市食品工业的快速健康发展。2005年,漯河市凭借产业特色优势和难以匹敌的实力,成为全国首家“中国食品名城”。随着“中国食品名城”的声名远播,越来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