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留:TCP报文头中的保留字段主要用于保留未来使用、兼容旧版本和防止出现错误,并为TCP协议提供了可扩展性和灵活性。 三、TCP 保证数据可靠传输的机制 3.1 确认应答 确认应答:TCP 协议中,每次发送数据,接收方都会发送一个确认应答,告诉发送方数据已接收到了,如果发送方“迟迟”没有收到确认应答,就会认为数据没有发送...
因为,TCP报文还得传给下层网络层,封装成IP包,而一个IP包最大长度为65535,同时IP包首部也包含最少20B,所以一个IP包或TCP包可以包含的数据部分最大长度为65535-20-20=65495B。 TCP报文中数据部分是可选的,即TCP报文可以不包含数据(同理IP包也可以不包含数据)。不含数据的TCP报文通常是一些确认和控制信息类的报...
importjava.io.OutputStream;importjava.net.Socket;publicclassTcpSender{privateStringserverAddress;privateintserverPort;publicTcpSender(StringserverAddress,intserverPort){this.serverAddress=serverAddress;this.serverPort=serverPort;}publicvoidsendData(byte[]data){try(Socketsocket=newSocket(serverAddress,serverPort...
以下是TCP报文数据格式的详细设计: 1.源端口和目的端口:各占16位,用于标识发送和接收数据的应用程序。 2.序列号:占32位,表示该报文段中的第一个字节的数据序列号。 3.确认号:占32位,用于确认收到对端的某个报文段,并表示期望接收下一个字节的序列号。 4.头部长度:占4位,用于标识TCP头部长度,单位为4字节...
TCP报文格式和三次握手——三次握手三个tcp包(header+data),此外,TCP 报文段中的数据部分是可选的,在一个连接建立和,TCP报文是TCP层传输的数据单元,也叫报文段。1、端口号:用来标识同一台计算机的不同的应用进程。1)源端口:源端口和IP地址的作用是标识报文的返回
TCP 报文数据格式的设计,主要是为了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可靠性和正确性。 二、TCP 报文的各个字段 TCP 报文主要包括首部(header)和数据部分(data)。首部包含了一系列的字段,用于指示数据的源地址、目的地址、数据大小、传输方向等信息。TCP 报文的主要字段有: 1.源端口(Source Port):数据段的源端口号。 2....
一个TCP报文的格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源端口和目的端口:源端口指的是发送方的端口号,目的端口是接收方的端口号。通过这两个端口号,TCP可以将数据正确地发送到指定的应用程序。 2. 序列号:序列号用于标识TCP报文中数据的顺序。每个报文都有一个唯一的序列号,TCP接收方根据序列号来按照正确的顺序重组数据。
简介:【TCP/IP】UDP协议数据格式和报文格式 学习一个网络协议,主要就是学习“数据格式”/“报文格式” 源端口/目的端口 端口号是属于传输层的概念 UDP 报头使用两个自己的长度来表示端口号 之所以端口号的范围是 0~65535,是因为底层网络协议做出了强制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