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现象:模块A通过NAT网关访问服务S成功,而模块B通过NAT网关访问服务S经常性出现connect失败,抓包发现:服务S端已经收到了syn包,但没有回复synack;另外,模块A关闭了tcp timestamp,而模块B开启了tcp timestamp; 第二个现象:不同主机上的模块C(开启timestamp),通过NAT网关(1个出口ip)访问同一服务S,主机C1 conn...
开启tcp_tw_recycle即允许复用TIME-WAIT状态的 TCP 连接,在做 TCP 优化时往往会启用这个选项。 3.2 NAT NAT的全称是: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网络地址转换),会在转发过程中替换TCP包的源地址或目的地址,分为称 SNAT 和 DNAT。 比如说,A要通过NAT服务器B的 80 端口 去访问C的 80 端口,A 发出的包是(A,...
通过对比对方的配置sysctl -a 发现,对端开启了tcp_timestamps,而且在我们tcp_tw_recycle被打开了话,会假设对端开启了tcp_timestamps,然后会去比较时间戳,如果时间戳变大了,就可以重用。但是,如果对端是一个NAT网络的话(如:一个公司只用一个IP出公网)或是对端的IP被另一台重用了,这个事就复杂了。建链接的S...
最近看内核参数tcp_tw_recycle(该参数在内核 4.12 之后被移除),它用于快速回收处理TIME_WAIT状态的socket。搜索该参数相关的资料,发现同时启用该参数和tcp_timestamps后有可能在NAT环境下导致客户端始连接失败,抓包表现为:客户端一直发送SYN报文,但服务端不响应。但这
结合上述测试可以得出结论:同时启动tcp_timestamps和tcp_tw_recycle可能会导致客户端连接不上前提条件是server主动断开过与客户端的连接(可能是服务重启等原因),导致server处于TIME_WAIT状态的socket被快速回收,如果在TCP_PAWS_MSL时间内接收到客户端经NAT发过来的报文的时间戳小于前一个连接保存的时间戳,该报文会被认...
51CTO博客已为您找到关于linux nat关闭tcp_timestamps的相关内容,包含IT学习相关文档代码介绍、相关教程视频课程,以及linux nat关闭tcp_timestamps问答内容。更多linux nat关闭tcp_timestamps相关解答可以来51CTO博客参与分享和学习,帮助广大IT技术人实现成长和进步。
第二个现象:不同主机上的模块C(开启timestamp),通过NAT网关(1个出口ip)访问同一服务S,主机C1 connect成功,而主机C2 connect失败; 2. 分析 根据现象上述问题明显和tcp timestmap有关;查看linux 2.6.32内核源码,发现tcp_tw_recycle/tcp_timestamps都开启的条件下,60s内同一源ip主机的socket connect请求中的timesta...
linux nat关闭tcp_timestamps linux关闭inetd inetd是监视一些网络请求的守护进程,其根据网络请求来调用相应的服务进程来处理连接请求。 它可以为多种服务管理连接,当 inetd 接到连接时,它能够确定连接所需的程序,启动相应的进程,并把 socket交给它 (服务 socket 会作为程序的标准输入、 输出和错误输出描述符)。
2) 关闭tcp_tw_recycle,故障也可以解决。推荐NAT环境下的机器不要开启该选项; 3) 也就是说这两个参数不可能同时启用。 后记: 1) 当tcp_tw_recycle和tcp_timestamps同时打开时会激活TCP的一种隐藏属性:缓存连接的时间戳。60秒内,同一源IP的后续请求的时间戳小于缓存中的时间戳,内核就会丢弃该请求。NAT只改IP...
此漏洞风险等级为低,可能的影响是,攻击者根据tcp.timestamps获取系统的运行时间,为一步攻击系统提供帮助,并不能获取什么关键信息;需要客户根据实际使用场景决定是否关闭此选项,建议如果不是NAT场景,不要关闭此配置。 漏洞描述 分析结果 翻译 收藏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