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analysis.initial_rtt How long it tookforthe SYN to ACK handshake(iRTT) 示例 IRTT值为[iRTT: 0.001654000 seconds],即 TCP 三次握手中第三个包 ACK 与第一个包 SYN 之间的时间差值。 对于客户端、服务端和中间端等不同捕获点,上述其实是一个计算 IRTT 的通用方式。 那么对应于客户端、服务端和中间...
= Header Length: 20 bytes (5) Flags: 0x018 (PSH, ACK) Window: 517 [Calculated window size: 132352] [Window size scaling factor: 256] Checksum: 0xf5f6 [unverified] [Checksum Status: Unverified] Urgent Pointer: 0 [Timestamps] [SEQ/ACK analysis] [iRTT: 0.018242000 seconds] [Bytes in fl...
重传队列TCP控制块:TCP窗口中保存着发送但未确认的数据,第一次发送时记录时间点,当第一次收到该数据的确认时,比较两个时刻的时间差值,就是RTT。 在实际传输过程中,RTT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需要动态调整超时重传的时间。 计算公式如图。 往返时间如图。 iRTT是建立连接时计算得出的初始的往返时间。 这里再确认一下...
该案例涉及TCP/IP多个章节的知识点 RTT出现在第14章 WSopt窗口缩放因子(Window Scale)出现在第13章 带宽时延积出现在第16章"W的最佳窗口大小" 接收窗口、拥塞窗口、发送窗口 出现在第16章 案例:长肥管道传输速度慢 RTT、在途数据、长肥网络、iRTT;带宽时延积BDP 接收窗口、拥塞窗口、发送窗口;Window Scale 小结 ...
最后一个报文段到达的时间在乱序 RTT 阈值内。这个阈值可以是两种情况之一:1). 如果在"SEQ/ACK 分析"下存在 “IRTT”(tcp.analysis.initial_rtt)字段,则使用该值作为阈值。2).如果不存在,则使用默认值 3 毫秒作为阈值。 替代Retransmission。 Set when all of the following are true: ...
The RTT to ACK the segment was: 0.002362000 seconds iRTT: 0.002387000 seconds 以上描述的详细信息是服务器收到请求后,发给客户端的确认包(SYN+ACK)。根据以上描述,可以看到在该帧数据包中包含这个主机初始的序列号0,以及一个确认号1。这个确认号比之前那个数据包(1帧数据包)序列号大1,是因为该域是用来表示...
The RTT to ACK the segment was: 0.002362000 seconds iRTT: 0.002387000 seconds 以上描述的详细信息是服务器收到请求后,发给客户端的确认包(SYN+ACK)。根据以上描述,可以看到在该帧数据包中包含这个主机初始的序列号0,以及一个确认号1。这个确认号比之前那个数据包(1帧数据包)序列号大1,是因为该域是用来表示...
[The RTT to ACK the segment was: 0.036923396 seconds] [iRTT: 0.036936408 seconds] [Timestamps] [Time since first frame in this TCP stream: 0.036923396 seconds] [Time since previous frame in this TCP stream: 0.036923396 seconds] 1.
The RTT to ACK the segmentwas:0.000025000 secondsiRTT:0.002387000 seconds 以上信息就是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的确认包。在以上信息中,序列号和确认号都是1。标志位中只设置了ACK,表示该数据包是一个确认包。这样就完成了TCP链接的建立阶段。此时没有Options字段。
问TCP iRTT和ICMP Ping有什么不同?ENping程序是用来探测主机到主机之间是否可通信,如果不能ping到某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