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连接异常终止(RST包)场景分析 大家好,又见面了,我是你们的朋友全栈君。 一、TCP异常终止(reset报文) TCP的异常终止是相对于正常释放TCP连接的过程而言的,我们都知道,TCP连接的建立是通过三次握手完成的,而TCP正常释放连接是通过四次挥手来完成。但是有些情况下,TCP在交互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导...
tcp_v4_send_reset() if (th->ack) { // 这里对应的就是上图中为何出现Seq==Ack rep.th.seq = th->ack_seq; } else { // 极小概率,如果出现,那么RST包的就没有Seq序列号 rep.th.ack = 1; rep.th.ack_seq = htonl(ntohl(th->seq) + th->syn + th->fin + skb->len - (th->doff...
tcp_v4_send_reset() if (th->ack) { // 这里对应的就是上图中为何出现Seq==Ack rep.th.seq = th->ack_seq; } else { // 极小概率,如果出现,那么RST包的就没有Seq序列号 rep.th.ack = 1; rep.th.ack_seq = htonl(ntohl(th->seq) + th-...
通过图7可以看出,服务器响应了SYN/ACK包,而立刻回复了一个RST,这是由于发送RST包的设备为中间的安全设备,在进行旁路阻断时,只能通过发送RST进行阻断,而无法拦截服务器已发出的SYN/ACK包。 因此,从客户端处能够看到服务器“同时回复”了SYN/ACK包和RST包。 如果要问,为什么能判断这个RST一定是旁路阻断包,那可以仔...
这里贴上RFC 793最经典的最初对RST包的解释: 4.2active rst 那具体什么是active rst? 如果从tcpdump抓包上来看表现就是(如下图)RST的报文中含有了一串Ack标识。 这个对应的内核代码为(如果感兴趣):个对应的内核代码为(如果感兴趣): 对应的内核代码为(如果感兴趣): ...
这里贴上RFC 793最经典的最初对RST包的解释: active rst 那具体什么是active rst?如果从tcpdump抓包上来看表现就是(如下图)RST的报文中含有了一串Ack标识。 这个对应的内核代码为(如果感兴趣): tcp_send_active_reset() -> skb = alloc_skb(MAX_TCP_HEADER, priority); ...
这里贴上RFC 793最经典的最初对RST包的解释: 4.2active rst 那具体什么是active rst? 如果从tcpdump抓包上来看表现就是(如下图)RST的报文中含有了一串Ack标识。 这个对应的内核代码为(如果感兴趣): tcp_send_active_reset() -> skb = alloc_skb(MAX_TCP_HEADER, priority); ...
RST(Reset)包是用于强制关闭TCP链接的一种控制包。TCP(传输控制协议)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基于字节流的传输层通信协议。在TCP连接中,如果一方想要终止连接,就会发送一个RST包,以重置连接。RST包是一种特殊的TCP数据包,仅在TCP首部中的控制标志位设置为RST(复位)时使用。当RST标志被设置...
在TCP协议中,RST(Reset)包扮演着关键角色,用于指示连接的关闭或异常情况的恢复。正常情况下,当一方发送RST包给另一方时,意味着发送端希望终止当前的连接,并要求接收端立即关闭连接。如果A发送的RST包未能成功传递给B,这可能是因为网络问题、中间设备的故障或者协议的异常处理不当导致的。在这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