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延迟ACK对应,linux还有一个quick ACK模式,这种quick ack模式下就会对每个数据包都回复一个ACK。在连接初始建立时候、收包间隔大于RTO时、收到不在接收窗内的报文的时候等场景下就会进入quck ack模式,进入quick ack模式的时候,会把quick ack计数器初始化为16(也有可能是小于16的某个值),这就是说随后的16个数据...
发送方开始发送1个报文段,收到ACK后,cwnd从1增加到2,即可以发送2个报文段,当收到这两个报文段的ACK后,cwnd就增加为4,即指数增长:例如第一个RTT内,发送一个包,并收到其ACK,cwnd增加1,而第二个RTT内,可以发送两个包,并收到对应的两个ACK,则cwnd每收到一个ACK就增加1,最终变为4,实现了指数增长。 在L...
TCP在接收到对端的报文后,并不会立即发送ack,而是等待一段时间发送ack,以便将ack和要发送的数据一块发送。当然ack不能无限延长,否则对端会认为包超时而造成报文重传。linux采用动态调节算法来确定延时的时间。 TCP在何时发送ACK的时候有如下规定: 当有响应数据发送的时候,ACK会随着数据一块发送 如果没有响应数据,AC...
我们看到第一个字符和0ms的状况一样,也是快速回复ACK,之后的字符就是delay ACK,接收到数据不会立马回复ACK,如果此时有数据需要发送就一起带过去,否则就要等30ms! 如何禁用它? Linux提供了TCP_QUICKACK的套接字选项来禁用Delayed ACK算法: // TCP_QUICKACK,关闭DelayACK算法setsockopt(client_fd,SOL_TCP,TCP_QUICK...
Linux下TCP延迟确认(Delayed Ack)机制导致的时延问题分析 TCP-IP详解:Delay ACK 1. Nagle 算法 1.1. 原理 Nagle算法为了避免网络中存在太多的小数据包,尽可能发送大的数据包。定义为在任意时刻,最多只有一个未被确认的小段。小段为小于MSS尺寸的数据块,未被确认是指数据发出去后未收到对端的ack。
TCP延迟确认(Delayed Ack)机制是TCP协议中的一种优化策略,用于减少网络拥塞和提高传输效率,在某些情况下,延迟确认机制可能会导致时延问题,本文将介绍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让我们了解一下TCP延迟确认机制的工作原理,在TCP连接中,发送方会定期发送ACK报文来确认接收到的数据包,正常情况下,接收方会在收到数据包后立即发送...
本篇文章为大家展示了Linux下TCP延迟确认Delayed Ack机制导致的时延问题怎么解决,内容简明扼要并且容易理解,绝对能使你眼前一亮,通过这篇文章的详细介绍希望你能有所收获。 案例一:同事随手写个压力测试程序,其实现逻辑为:每秒钟先连续发N个132字节的包,然后连续收N个由后台服务回显回来的132字节包。其代码简化如下:...
Linux下TCP延迟确认(DelayedAck)机制导致的时延问题分析 案例: 在做Server压力测试时发现,客户端给服务器不断发请求,并接受服务器端的响应。发现接收服务器响应的过程中,会出现recv服务器端响应,阻塞40ms的情况,但是查看server端日志,Server都在2ms内将请求处理完成,并给客户端响应。 产生问题的原因: TCP的延迟确认...
tcp_send_delayed_ack(sk); } } 大体上,上述的函数实现了RFC1122和RFC2581的关于ack的建议。 不是说ack可以在send数据的时候捎带发送吗?确实是这样,每当发送数据的时候,ack都会被发送,但是发送数据是应用层的事,如果应用层不发送呢?那岂不是永远都无法ack了吗?所以还必须有传输层本身的一套机制来支持ack的发...
关闭Delay ACK 的方法:可以给 socket 设置 TCP_QUICKACK,这样自己(作为 server 端)在收到 TCP segment 的时候会立即 ACK。实际上,在现在的 Linux 系统默认就是关闭的。 前面文章提到过:如果在收到对方的第二次包SYN+ACK之后很快要发送数据,那么第三次包ACK可以带着数据一起发回去。这在Windows和Linux中都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