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数据经过应用层协议封装后传递给传输层,传输层封装TCP头部,交给网络层,网络层封装IP头部后,再交给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封装Ethernet帧头和帧尾,交给物理层,物理层以比特流的形式将数据发送到物理线路上。 不同的协议层对数据包有不同的称谓,在传输层叫做段(segment),在网络层叫做数据报(datagram),在链路层叫...
这是为了保证数据的可靠性。 接着数据到达网络层,在网络层使用 IP 协议,被添加上 IP 首部,将数据加工成 IP数据报,称为 datagram 。经过网络层 IP 协议的加工,指定目标地址和 MAC 地址,保证数据准确的发送到目标机器。 接着数据到达链路层,添加上以太网头部,将数据加工成以太网帧,称为 frame,包含了网卡等硬件...
TCP 与其他协议的对比 在了解 TCPdata packages之后,有必要与其他协议进行对比,尤其是 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UDP 是一种无连接的协议,与 TCP 最大的不同在于其不提供数据包的确认和重传功能,因此传输效率高,但可靠性低。UDP 常用于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场合,如视频流媒体、语音通信等,因为在这些场合下...
TCP/IP协议原理与应用笔记25:网际协议(IP)之 数据报(Datagram) 1. 数据报(Datagram)格式: 2.长度字段 (1)首部长度字段,HLEN,4bits 以4 字节(即32bits)为单位 取值:5~15(即首部长度为20 ~ 60 bytes) (2)总长度字段,Total length,16bits 以字节单位 首部长度(即 4 * HLEN)+ 数据长度 备注:IP分组的...
传输层及其以下的机制由内核提供,是操作系统的一部分,应⽤层由⽤户进程提供应⽤层数据通过协议栈发到⽹络上时,每层协议都要加上⼀个数据⾸部(header),称为封装。不同的协议层对数据包有不同的称谓,在传输层叫做段(segment),在⽹络层叫做数据报(datagram),在链路层叫做帧(frame)。
不同的协议层对数据包有不同的称谓,在传输层叫做段(segment),在网络层叫做数据报(datagram),在链路层叫做帧(frame)。数据封装成帧后发到传输介质上,到达目的主机后每层协议再剥掉相应的首部,最后将应用层数据交给应用程序处理。 上图对应两台计算机在同一网段中的情况,如果两台计算机在不同的网段中,那么数据从一...
不同的协议层对数据包有不同的称谓,在传输层叫做段(segment),在网络层叫做数据报(datagram),在链路层叫做帧(frame)。数据封装成帧后发到传输介质上,到达目的主机后每层协议再剥掉相应的首部,最后将应用层数据交给应用程序处理。 在应用程序中我们用到的Data的长度最大是多少,直接取决于底层的限制。
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是一种无连接、不可靠、快速传输的传输层通信协议。快速传输,是 UDP 的最大特点,主要体现在:数据发送前,不需要提前建立连接,能更高效地传输数据,但可靠性无法保证。就如同上图,UDP 只负责把“孩子”(数据包)送出去,不管接收者有无收到。
TCP/IP协议原理与应用笔记25:网际协议(IP)之 数据报(Datagram),1. 数据报(Datagram)格式:2.长度字段(1)首部长度字段,HLEN,4bits以4字节(即32bits)为单位取值:5~15(即首部长度为20~60bytes)(2)总长度字段,Totallength,16bits以字节单位首部长度(即4*H
UDP 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是一种面向无连接的服务,UDP的数据将不像是TCP那样保证按序传输,接收方无论收没收到数据都不会重传,因此UDP相对于TCP有更低的延迟。在时间优先级高于数据可靠性的应用中,UDP更为常用,例如平时使用的视频通话、网络游戏等。因为对于这些应用来说,时间比数据的一致性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