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AL Ⅶ研究证实,对于基础胰岛素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与基础-餐时胰岛素方案相比,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治疗的降糖效果相当(HbA1c自基线降幅分别为1.48% vs. 1.46%),但低血糖更少、体重减轻,患者安全优质达标(HbA1c<7%且无低血糖和体重增加)比例更高;同时,研究结束时,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组平均胰岛素日剂量明显...
SUSTAIN 6研究[18]中对次要肾脏终点事件分析发现,司美格鲁肽能有效延缓T2DM患者DKD的发生和发展,并可使新发持续性大量蛋白尿或肾脏病恶化的发生率均显著降低,使肾脏复合终点事件发生风险降低36%。 本例患者为年轻的成人T2DM患者,在应用司美格鲁肽后,有效控制血糖的同时,对多重危险因素进行了综合管理,更早一步预防D...
二、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目标 根据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综合评估的结果和是否应用低血糖风险较高的药物两项指标,推荐患者血糖控制目标,见表2。 表2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3(点击查看大图) 2024版指南根据健康状态综合评估结果制定了...
2型糖尿病(T2DM)与心血管疾病如影随形的同时,另一种慢性并发症也在悄然“发芽”…… 2023ADA指南再更新 强调对所有T2DM患者进行NAFLD筛查 T2DM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密切相关,二者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是胰岛素抵抗(IR)。近年来,T2DM和NAFLD患病率呈同步上升趋势,如何延缓NAFLD的发生,T2DM合并NAFLD如何选择治疗药物等...
●对于超重或肥胖T2DM患者,应优先考虑有利于减轻体重的降糖药物[19],包括二甲双胍、GLP-1RA、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α-糖苷酶抑制剂,均可不同程度地减轻体重,其中GLP-1RA、SGLT2i还可带来心血管和肾脏获益,根据患者...
患者的依从性差:既往依从性较差,每日应尽可能减少注射次数。 治疗方案 治疗思路 该T2DM 患者,合并症/并发症多,心肾风险高,因此,应在有效控制血糖的同时,尽早实现心肾获益;根据《中国 2 型糖尿病诊疗指南(2020 版)》及 2024 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糖尿病医学诊疗标准》等指南建议,在个体化饮食和生活方式的管...
编者按:为了实现“健康中国2030”明确提出的“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达到70%及以上”这一目标、引导更多的T2DM合并CKD高风险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并积极参与早期筛查、提高医生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早筛早诊早治的能力,在国家卫健委的指导下,由母义明教授、朱大龙教授牵头的全国专家团队推出了UACR计划,并开展大型前瞻性...
一、自然病程:随T2DM疾病进展,β细胞负担不断加重,β细胞功能及数量持续下降 糖尿病发生发展是个慢性过程,在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下,T2DM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逐渐衰竭。随着疾病进展,血糖水平持续升高,胰岛β细胞负担不断加重,其数量及功能在经过一段时间代偿后进入失代偿阶段。早在T2DM确诊前,胰岛β细胞数量就已开...
尤其对于长病程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一旦发现蛋白尿,意味着肾心不良结局风险显著增加,切不可掉以轻心。实际上,早期微量白蛋白尿是糖尿病相关CKD的“黄金逆转期”,充分利用现有新型治疗手段进行综合管理,可帮助患者早期管理,尽早达标,从而改善远期肾心结局。
利拉鲁肽和司美格鲁肽均是目前唯一在T2DM患者中具有心血管适应症的GLP-1RA日制剂和周制剂,该适应症的获批主要基于下面2项研究结果:LEADER研究显示利拉鲁肽可显著降低合并心血管高危的T2DM患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13%[11],且SUSTAIN 6研究显示司美格鲁肽显著降低T2DM患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达26%(如图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