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学大家孙禄堂——孔令谦 孙禄堂(1860—1930)名福全,字禄堂,又名涵斋,河北完县人。先学形意拳,兼习八卦。著有《形意拳学》、《拳意述真》等书。在北京有“活猴”之美名。后又从郝为真学太极拳,将形意、八卦、太极拳融为一体。形成现在的开合鼓荡,架高步活,独具风格的孙式太极拳。 孙禄堂先生是孙氏太极拳创...
武神孙禄堂(01)——选自《历史烟云》 孙禄堂,讳福全,晚号涵斋,生于咸丰十年十一月十五日申时(1860年12月26日),逝于民国癸酉十月二十九日卯时(1933年12月16日)。河北完县东任家疃(今划属望都县)人。 孙禄堂自幼聪慧绝人,性情沉勇雄毅。史载:生而嶷嶷,超绝常儿。孙禄堂有一兄一妹,父亲孙国英,母亲安氏夫人...
孙禄堂 最近出版作品 /查看更多 孙禄堂武学集注 太极拳学 ¥20.00起 孙禄堂武学集注 形意拳学 ¥33.20起 孙禄堂武学集注 八卦拳学 ¥10.00起 孙禄堂武学集注 拳意述真 ¥30.00起 孙禄堂武学集注 八卦剑学 ¥7.80起 孙禄堂武学集注 ¥15.00起
孙禄堂武学集注-八卦剑学 再将右手剑太阴着,胳膊直着往外 翻扭,又往上起,翻扭至手老阴,手与 头平,手背离头三四寸许勿拘,剑尖与 左胯成一平直线。左手太阳着,从左胁 于右手剑往外翻扭时,同时靠着身子往 右胳膊下节中间极力穿去,穿至极处, 手仍太阳着,手与心口平。左足于左手 穿时,亦同时迈至右足...
图18青龙探海图18青龙探海即将右手剑中阴中阳着往外翻扭,又往上起,望着右眉处而来, 至眉处手转成老阴,剑尖从上边往左边来,从眉前斜着往前又往下极 力探去,去手仍是老阴着,手与心口相平,剑尖与左足成一平线。再 左手太阴着,于右手剑动时同时往里裹,裹至手太阳,俟右手至眉处 往前探时,亦同时手太阳...
孙禄堂(1860—1933年)名福全,字禄堂,晚号涵斋,别号活猴,河北顺平县北关人,孙式太极拳暨孙门武学创始人,中国近代著名武术家。在近代武林中素有武圣,武神,万能手,虎头少保,天下第一手之称。个人生平 孙禄堂 ——武学宗师 孙禄堂天资聪颖,勤奋好学,9岁丧父,家中一贫如洗,由老母抚养成人。他喜爱武术,曾拜一位...
孙禄堂武学体系是以孙氏形意、八卦、太极三拳为构架,以中和为宗旨,以修为内劲为核心,以融通百家之技化归内劲为体用,构成的大武学体系。孙氏武学在文化上的贡献,一方面体现在极大地提升了技击的实效性,使技击合于道。另一方面表现在哲武一体、修身复性的特征上。孙氏武学在哲学上的意义,是通过对内劲的修为,提升完...
孙禄堂先生是清末民初最伟大的武学大师,于形意、八卦、太极俱臻其极,是同时代实践与理论的集大成者。其人已逝七十余年,而其传授之拳技和武学思想嘉惠武林甚巨。其尊师重道,所著述皆注明传承,虽多由己悟,但笔之成文时,不忘师恩之情总见诸文字。姜容樵著《形意母拳》一书中说:余友黄介梓、孙禄堂、韩慕侠守礼法...
发表于《武魂》杂志 0、太极文化创意实践引言太极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标志,如果用理性与否进行区分,太极文化当属文化中的理性层面。太极文化由来已久,它兆端于西周时西伯所写,后经孔子为代表的儒学先贤们不断丰富完满的易学经典;千百年来,历经朝代,流转变化;据老庄,参法墨,借阴阳,存旁门;时隐时现,或微或要。至...
1924年,孙禄堂出版了堪称武学经典的《拳意述真》一书,前辈宋世荣看后,惊叹不已,邀请孙禄堂去山西见面。时宋世荣在介休,孙禄堂到太原后由宋世荣的徒孙董秀生一路陪同,拜访宋世荣及山西各地同门,宋世荣精通内功修炼,当亲眼目睹了孙禄堂的武功后,宋世荣异常兴奋,在《拳意述真》的扉页上写道:“禄堂仁棣:学于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