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p bpdu-filter default命令用来配置设备上所有端口为BPDU filter端口。 undo stp bpdu-filter default命令用来配置设备上所有端口为非BPDU filter端口。 缺省情况下,端口为非BPDU filter端口。 命令格式 stp bpdu-filter default undo stp bpdu-filter default 参数说明 无 视图 系统视图 缺省级别 2:配置级 使用...
在全局模式下配置边缘端口和BPDU报文过滤功能: 执行命令system-view,进入系统视图。 执行命令stp edged-port default,配置当前设备上所有端口为边缘端口。 缺省情况下,设备的所有端口为非边缘端口。 执行命令stp bpdu-filter default,配置当前设备上所有端口为BPDU filter端口。
因此可以配置边缘端口的BPDU报文过滤功能,使边缘端口不处理、不发送BPDU报文。 在全局模式下配置边缘端口和BPDU报文过滤功能: system-view,进入系统视图 stp edged-port default,配置当前设备上所有端口为边缘端口 缺省情况下,设备的所有端口为非边缘端口 stp bpdu-filter default,配置当前设备上所有端口为BPDU filt...
当同时启用bpduguard与bpdufilter时,bpdufilter优先级较高,bpduguard将失效。 Switch(config)#spanning-tree portfast bpdufilter default /在启用了PortFast特性的端口上启 用BPDU Filtering/ Switch(config-if)# spanning-tree bpdufilter enable /在不启用PortFast特性的情况下启用 BPDU Filtering/...
由于是接入端口,正常情况下是不会接受到BPDU 的,如果接受到了BPDU,STP 就要把这个端口转到阻塞状态, 全局命令 spanning-tree portfast bpduguard,当收到BPDU,STP 把这个端口关闭掉,更好的保护端口, spanning-tree portfast bpdufilter default,default是所有接口的意思,则当收到BPDU 时,STP 把该端口变为普通端口,不...
sw4(config)#spanning-tree portfast edge bpdufilter default 被初始化的同时,网络拓扑也发生了变化,显然 ,这不是我们想要的, 2接口下开启 (config-if)#spanning-tree bpdufilter enable 有两个特点1接收,但不转发BPDU,就是一个单纯的PORTFAST接口,过滤BPDU信息 ...
如果在全局使用命令spanning-tree portfast bpdufilter default进行配置,BPDU过滤特性只应用于边界端口(即启用了PortFast的端口)。这些端口连接了设备后,它们会以Hello间隔来发送BPDU;然而,如果在接下来10个Hello间隔期间内,未从直连设备收到BPDU,端口就会停止发送BPDU。因此,端口只会发送11个BPDU(在端口启用后立即发送1个...
1)全局启用:(no)spanning-tree portfast bpdufilter default。全局启用会作用于交换机上所有处于工作状态,且没有单独在接口底下配置BPDU过滤特性的PORTFAST端口(也就是说要想全局启用生效,端口必须先配置PORTFAST属性)。如果这个端口收到了BPDU,那么他们就不再处于PortFast状态,BPDU过滤特性也将被禁用,然后开始和...
1、BPDU Filtering解析 为了保护Spanningtree的稳定性,BPDU Filtering配置于交换机接非交换机的端口上,当配置了BPDU Filtering的接口上收到BPDU后,将其丢弃。 配置方法: 全局配置模式:spanning-tree portfast bpdufilter default 接口配置模式:spanning-tree bpdufilter enable 开启 ...
Default Priority = 32768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priority的计算问题,priority即是权重,在STP中这个权重值总是4096的倍数(4096 x N),默认值是32768。在BPDU报文里往往看到的权重值(Bridge Priority)是32769,那是因为在BPDU 中权重值需加上VLAN ID,在VLAN 1中,报文里的权重就为32769,在VLAN 10,那么权重就是32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