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d::weak_ptr的lock()方法会尝试返回一个有效的std::shared_ptr,如果对象已经被释放,则返回空的std::shared_ptr,这样可以安全地检查对象是否有效。 5.std::shared_ptr的线程安全性 std::shared_ptr提供了基本的线程安全性,保证了引用计数的线程安全更新。这意味着多个线程可以安全地同时持有和复制同一个std::s...
std::shared_ptr<int> p1 = std::make_shared<int>(10);// 创建一个指向整数10的shared_ptrstd::cout << *p1 << std::endl;// 输出:10{ std::shared_ptr<int> p2 = p1;// p2 共享 p1 所指向的对象std::cout <<"Use count: "<< p1.use_count() << std::endl;// 输出:2}// p2 ...
Boost智能指针之scoped_ptr Boost的智能指针库smart_ptr包含了6种智能指针,如下圈住部分所示: 这里来使用一下scoped_ptr指针,它与C++98的智能指针(auto_ptr,在C++11后被抛弃,因此不推荐使用)和C++11新加的unique_ptr(用来取代auto_ptr)很类似,能够保证动态创建的对象在任何时候都可被正确删除。其声明如下:( ...
std::shared_ptr<类型> 变量名称{}; std::shared_ptr<int> ptrA{}; std::shared_ptr<int> ptrB{std::make_shared<int>(5)}; 注意:std::make_shared不支持数组。 std::shared_ptr<int[]> ptrC{ new int[5]{1, 2, 3, 4, 5} }; ...
std::shared_ptr 的内部结构并不复杂,关键的两个成员指针: _M_ptr:数据块指针。 _M_pi:控制块指针,控制块里面有 引用计数 和弱引用计数。 1 2 3 4 5 6 |-- shared_ptr |-- element_type* _M_ptr; # 数据块指针。 |-- __shared_count<_Lp> _M_refcount; # 引用计数对象。 |-- _Sp_cou...
std::shared_ptr 是C++11 引入的一种智能指针,用于自动管理动态分配的内存,以避免手动释放内存导致的内存泄漏问题。它通过多个 shared_ptr 实例共享对同一个对象的所有权来实现这一功能。当最后一个拥有该对象所有权的 shared_ptr 被销毁或重置时,对象会自动被删除。
项目中大量使用std::shared_ptr且与多个模块耦合, 如果直接将std::shared_ptr重构为手动管理裸指针的实现,改动量太大,而且可能会带来不可预料的问题。于是尝试了重写new和delete运算符并添加了打印,发现std::shared_ptr的创建并不会直接调用new和delete, 原因在于std::shared_ptr有自己的内存分配机制。
std::shared_ptr 的内部结构并不复杂,关键的两个成员指针: _M_ptr:数据块指针。 _M_pi:控制块指针,控制块里面有 引用计数 和弱引用计数。 |-- shared_ptr |-- element_type* _M_ptr; # 数据块指针。 |-- __shared_count<_Lp> _M_refcount; # 引用计数对象。 |-- _Sp_counted_base<_Lp>* ...
但没有分析讨论shared_ptr的移动赋值时的引用计数的变化情况:会变化,具体情况是:对于赋值号左侧的shared_ptr,它将不再管理原先的资源(左侧原先的资源的引用计数会递减一次);对于赋值号右侧的shared_ptr,它也将不再管理原先的资源,原先的资源将被move至赋值号左侧的shared_ptr(右侧原先的资源的引用计数最终不会变化)...
1. 先看std::shared_ptr<T> 基本使用(也看看怎么解决循环引用) A:std::shared_ptr<T>的使用场景分析 A-1:当资源共享时,怎么使用std::shared_ptr<T> 呢? A-2:std::shared_ptr 在循环引用的场景下使用 A-3:分析(为什么std::weak_ptr可以解决std::shared_ptr的循环引用问题呢?) A-4:凡事都有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