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长时间大文件的读写场景中,无缓存SSD和有缓存SSD差异并不大,这类场景关键在于SLC Cache策略。一个成熟的SLC Cache策略不仅能提升爆发式写入性能,还能带来更精简的FTL映射结构、更低的延迟和更高的混合读写性能。有缓存SSD和无缓存SSD在功耗和发热上的差异更为显著。因为少了DRAM缓存芯片,同时读写速度稍慢...
在SSD这类产品中,缓存(Cache)实际涉及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是物理元件层面,指的SSD上的DRAM缓存芯片;另一个是用软件控制技术实现的SLC缓存(Single-Level Cell Cache 单层单元缓存)。DRAM缓存芯片和SLC缓存技术都能显著提升SSD读写性能,但只有配备DRAM缓存芯片的才能被称为有缓存SSD。 原理及技术解析—— DRAM缓存芯...
在SSD这类产品中,缓存(Cache)实际涉及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是物理元件层面,指的SSD上的DRAM缓存芯片;另一个是用软件控制技术实现的SLC缓存(Single-Level Cell Cache 单层单元缓存)。DRAM缓存芯片和SLC缓存技术都能显著提升SSD读写性能,但只有配备DRAM缓存芯片的才能被称为有缓存SSD。 原理及技术解析—— DRAM缓存芯...
DRAM缓存是使用DRAM芯片(也就是内存颗粒)作为缓存,固态硬盘上的DRAM芯片一般不会用来直接缓存数据,DRAM...
SSD 的内部结构一般是由三部分构成:1. Controller 控制器 ;2.DRAM缓存;3.NAND闪存; 控制器是用来控制 SSD 的所有操作的,从实际读取和写入数据到执行垃圾回收和耗损均衡算法等,以保证SSD 的速度及整洁度; DRAM缓存不是所有的硬盘都有,对于我们上面提到的 990 PRO 来说会有 2GB 左右的缓存,主要是用来存放的是...
DRAM-Less无缓SSD在随机读写性能方面稍弱于有缓SSD,不过在目前日趋成熟的HMB技术和SLC Cache机制的加持下,二者在中轻度负载场景中的使用体验已经非常接近了。同时,无缓SSD还有价格便宜、发热更低的优点,尤其特别适合适合笔记本、迷你主机等散热空间狭小的设备,这也是目前更推荐大家入手的SSD种类。这里我把宏碁掠夺...
一、独立DRAM缓存是什么? 一般来讲,在消费级领域,我们提及SSD中的缓存时,实际是分为DRAM缓存和SLC缓存(SLC Cache)两个概念。 部分不学无术的KOL会把二者混为一谈,言必称大文件传输要用有缓SSD之类的谬论。咱们真金白银自己掏钱包买SSD时可别被忽悠了,还是得搞清楚二者区别,才能让自己的钱花得更值。
而SLC Cache一般都是在TLC或者QLC闪存颗粒中,划分出一定的空间用来作为模拟SLC空间。这两者之间在物理上的就有本质的区别了,在DRAM缓存中的数据一断电就会消失,而在SLC Cache中的数据,如果没有擦除掉,是可以永久保存的。 SLC CACHE颗粒空间占用巨大 理论上SLC CACHE是越大越好,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如果SLC Cache越大...
折衷:HMB+智能SLC CACHE拯救无缓盘“低端”印象 而一些较新的DRAM-less固态硬盘,就利用起了NVMe1.2以后的新技术特性——HMB(Host Memory Buffer),即主机内存缓冲来降低这个问题的影响。 由于NVMe接口在主机和SSD主控之间提供了非常快的传输速度,因此SSD主控可以访问主机内存而不...
三、SSD的缓存结构:从DRAM Cache到SLC Cache 之前曾经提到过某些品牌QLC的真实速度其实不比机械硬盘快(100MB/s)。但新买的QLC硬盘的实测速度还是能达到2GB/s。其原因就是厂家在SSD硬盘上加入了高速缓存。 上图是一块M.2硬盘的设计布局从左到右分别是DRAM缓存、主控及NAND闪存(SATA硬盘的布局与之类似),其中主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