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ine-Leaf覆盖了以上的所有内容并且还包括: BGP(IPv4 和 L2VPN EVPN)、 VRF, VXLAN, 组播, BFD。 也就是说,如果你的拓扑结构简单且非常小(例如只有一两个交换机),那么使用传统二层架构就够了。但你的拓扑非常复杂时,还是选择Spine-Leaf架构更合适。而且自动化可以帮助我们摆脱 BGP EVPN VXLAN 带来的复杂配置...
图 1: 传统三层网络结构对比脊叶 (Spine-Leaf) 两层网络结构 ݨͽऌ࠳ᑫՉ˘ࡗᎲፗፏ౦ڢ.%"˟ᄒ࣓ጻ 数据中心经理们在部署脊叶两层网络结构的数据中心时也遇到了一些新的问题.因为每一个叶交 换节点和脊交换节点都要相连,如何处理大量的布线需求就成为了一个主要的挑战...
一、叶脊leaf-spine网络架构 基于传统三层网络架构的不足,叶脊leaf-spine结构得以在数据中心网络中崭露头角。现在我们就看看什么是叶脊leaf-spine。 这种结构就是leaf-spine叶脊拓扑结构,叶脊拓扑结构通过增加一层平行于主干纵向网络结构的横向网络结构,在这层横向结构上增加相应的交换网络在Spine/Leaf网络架构中,L2/L3...
Spine/Leaf又称叶脊架构,源自于Clos架构(一种用小型交换机阵列组成的无阻塞网络架构),网络呈现全网状拓扑,与传统三层网络中汇聚层和核心层交换机需要同步数据,Spine交换机与Leaf交换机不需要进行数据同步,每个Spine交换机与所有下行Leaf交换机相连,每个Leaf交换机与全部上行Spine交换机相连。Charles Clos提出的设计...
spine: 骨干节点(叶脊网络架构中的脊) leaf: 叶子节点(叶脊架构中的叶节点) server leaf: leaf的功能节点(服务器接入的节点) boarder leaf: leaf的功能节点(连接外网的节点) Service Leaf和Border Leaf在网络转发层面上并没有差异,仅仅是接入设备不同。由于采用了Spine-Leaf的扁平结构,整体网络东西向流量转发路径较...
一、叶脊leaf-spine网络架构 基于传统三层网络架构的不足,叶脊leaf-spine结构得以在数据中心网络中崭露头角。现在我们就看看什么是叶脊leaf-spine。 这种结构就是leaf-spine叶脊拓扑结构,叶脊拓扑结构通过增加一层平行于主干纵向网络结构的横向网络结构,在这层横向结构上增加相应的交换网络在Spine/Leaf网络架构中,L2/L3...
本文将探讨叶脊Spine-Leaf网络结构的优势及解决方案。在数据中心建设中,部署25G/100G及以上高带宽网络成为趋势。随着25G/100G高速率光模块的商用,叶脊网络在数据中心部署成为可能。相较于传统的三层硬件架构,叶脊架构更能适应数据中心的当前发展趋势,具有以下显著优势:1. 负载均衡,叶交换机的上行链路...
本文探讨了传统数据中心架构与叶脊(Spine-Leaf)结构在网络设计中的对比与区别,旨在为满足现代网络需求提供更优化的解决方案。数据中心网络的核心功能包括强大的带宽、高可用性、可扩展性和安全性。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对比了传统数据中心架构和叶脊结构,揭示了各自的优势与局限。传统数据中心基于第二层连接...
构成25G/100G叶脊Spine-Leaf网络需要使用25G服务器、25G交换机、100G交换机,以及可采用易天光通信的25G SR光模块和100G SR4光模块,OM3光纤跳线,配线架等。 连接25G服务器和25G交换机(下行端口)可以采用25G SR光模块搭配OM3多模光纤跳线,连接25G交换机(上行端口)和100G交换机可以采用100G SR4光模块搭配OM3多...
传统城域网采用三层网络架构的方式针对上述应用存在一些无法突破的限制与弊端,由此新型基于leaf?spine(叶脊)结构城域网应运而生。二、传统城域网现状及存在问题 1、传统城域网现状 传统城域网大致采用三层构架的方式,即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其中核心层设备(CR)通常是具备高性能、大容量、高可靠等特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