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CPOL=0,idle时候的是低电平,第一个边沿就是从低变到高,所以是上升沿; 对于CPOL=1,idle时候的是高电平,第一个边沿就是从高变到低,所以是下降沿; CPHA=1,表示第二个边沿: 对于CPOL=0,idle时候的是低电平,第二个边沿就是从高变到低,所以是下降沿; 对于CPOL=1,idle时候的是高电平,第一个边沿就是从...
这四种mode是由时钟极性和时钟相位组成,2 bits数据刚好组成4种情况, 时钟极性CPOL(Clock POLarity):即SPI空闲时,时钟信号SCLK的电平 0:空闲时低电平 1:空闲时高电平 时钟相位CPHA(Clock PHAse):即SPI在SCLK第几个边沿采样数据 0:第一个边沿 1:第二个边沿 时钟极性就不多说了,描述的很清楚了 时钟相位中说的...
这四种模式是由时钟极性和时钟相位两个要素共同决定的,通过2位数据能够组合出四种不同的情况。 时钟极性(CPOL,即Clock POLarity):指的是SPI在空闲状态时,时钟信号SCLK所处的电平状态。0代表空闲时处于低电平,1则代表空闲时处于高电平。而时钟相位(CPHA,即Clock PHAse)则定义了SPI在SCLK的哪一个边沿进行数据采集。0...
刚开始接触四种mode的时候,还有点懵,也是搜了好几个博客,才算搞懂,特此记录下,防止下次又要翻好几篇博客才找到答案 >_<1 四种mode的组成单元这四种mode是由时钟极性和时钟相位组成,2 bits数据刚好组成4种情况,时钟极性CPOL(Clock POLarity):即SPI空闲时,时钟信号SCLK的电平0:空闲...
同理得出,(CPOL=)1 的图,时钟的空闲状态或无效状态时SCK 是保持【高电平的】。 CPHA相位 首先说明一点,capture strobe = latch = read = sample,都是表示数据采样,数据有效的时刻。 相位,对应着数据采样是在第几个边沿(edge),是第一个边沿还是第二个边沿, ...
CPOL=1:当SPI总线空闲时,SCLK处于高电平。这意味着在空闲状态时,SCLK的电压是Vcc(通常是3.3V或5V)。 2. 时钟相位 (CPHA) 时钟相位定义了数据采样和发送的时机,即在SCLK的哪个边缘进行数据采样。 CPHA=0:在时钟SCLK的第一个跳变沿进行数据采样。例如: 如果SCLK的第一个跳变是上升沿,那么在上升沿时,数据被采...
先看第一列两张图(CPHA = 0),采样发生在第一个时钟跳变沿,即数据采样发生在SCK奇数边沿;再看第二列(CPHA =1),采样发生在第二个时钟跳变沿,即数据采样发生在SCK偶数边沿。 第一行两张图,第二行两张图(CPOL = 1),SCK空闲状态为高电平。 主从设备进行SPI通讯时,要确保它们的传输模式设置相同。
CPOL=1时,为初始电平(无效电平)为高电平,有效电平为低电平。 CPHA 代表时钟的相位Phase,即时钟线采样时是上升沿(Leading Edge)还是下降沿(Trailing Edge)。一般规定: CPHA=0时,数据位被采样(sampled)时的边沿为第一个边沿,被改变(launched)时为第二个边沿。
CPOL和CPHA,分别都可以是0或时1,对应的四种组合就是: Mode 0 CPOL=0, CPHA=0 Mode 1 CPOL=0, CPHA=1 Mode 2 CPOL=1, CPHA=0 Mode 3 CPOL=1, CPHA=1 3.2.3 CPOL极性 先说什么是SCLK时钟的空闲时刻,其就是当SCLK在数发送8个bit比特数据之前和之后的状态,于此对应的,SCLK在发送数据的时候,就是正常...
Mode1:CPOL=0,CPHA=1:此时空闲态时,SCLK处于低电平,数据发送是在第1个边沿,也就是SCLK由低电平到高电平的跳变,所以数据采样是在下降沿,数据发送是在上升沿。 Mode2:CPOL=1,CPHA=0:此时空闲态时,SCLK处于高电平,数据采集是在第1个边沿,也就是SCLK由高电平到低电平的跳变,所以数据采集是在下降沿,数据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