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I有四种工作模式描述了时钟信号的有效范围以及数据采样时刻,这四种工作模式是由CPOL(时钟极性 Clock Polarity)和CPHA(时钟相位 Clock Phase)两组合决定的,不同的从设备可能在出厂是就是配置为某种模式,这是不能改变的;同时需要注意的是通信双方需要工作在同一模式下,所以我们可以对我们的主设备的SPI模式进行配置,通过...
而时钟相位(CPHA,即Clock PHAse)则定义了SPI在SCLK的哪一个边沿进行数据采集。0表示在第一个边沿采集,1表示在第二个边沿采集。 关于时钟极性,这里不再赘述,其定义已相当明确。 至于时钟相位中提到的第一个边沿和第二个边沿,可通过一个简单的clk信号图来理解,具体如下图所示: 从图中可以清晰地看到,clk信号包含...
NSS 是每个从机各自独占的信号线,当从机从自己的 NSS 线检测到起始信号后,就知道自己被主机选中了 ,准备与主机通讯。NSS 由低变高,是 SPI 通讯的停止信号,表示本次通讯结束,从机的选中状态被取消。 SPI 模式 SPI通信中存在四种常见的模式,用于描述主设备和从设备之间数据传输的时序和极性。他们的主要区别是总线...
0 = 时钟高电平时有效,空闲时为低 CPHA,即Clock Phase,定义SPI数据传输的两种基本模式。 1 = 数据采样发生在时钟(SCK)偶数(2,4,6,…,16)边沿(包括上下边沿) 0 = 数据采样发生在时钟(SCK)奇数(1,3,5,…,15)边沿(包括上下边沿) 四种模式如下图所示: 先看第一列两张图(CPHA = 0),采样发生在第一个...
staticvoidMX_SPI1_Init(void){hspi1.Instance=SPI1;hspi1.Init.Mode=SPI_MODE_MASTER;//主机模式hspi1.Init.Direction=SPI_DIRECTION_2LINES;//全双工hspi1.Init.DataSize=SPI_DATASIZE_8BIT;//数据位为8位hspi1.Init.CLKPolarity=SPI_POLARITY_LOW;//CPOL=0hspi1.Init.CLKPhase=SPI_PHASE_1EDGE;/...
POLarity):即SPI空闲时,时钟信号SCLK的电平0:空闲时低电平1:空闲时高电平时钟相位CPHA(Clock PHAse):即SPI在SCLK第几个边沿采样数据0:第一个边沿1:第二个边沿时钟极性就不多说了,描述的很清楚了时钟相位中说的第一个边沿和第二边沿是这样理解的,简单画一个clk信号,如下图从图中可以看到,这个clk有...
将SPI_Example例程按照对应的芯片工程编译完成后,下载到对应芯片中,采用示波器或者逻辑分析仪查看SPI_CS、SPI_CLK、SPI_MOSI引脚波形,如下图SPI发送逻辑分析仪抓取波形图所示,通过协议解析后,SPI数据发送正确。8.5.SPI 使用注意事项 (1) 在切换SPI时钟前要关闭SPI,切换完成后再使能SPI。(2) 在采用SPI发送数据...
hspi1.Init.CLKPhase = SPI_PHASE_1EDGE; //CPHA为数据线的第一个变化沿 hspi1.Init.NSS = SPI_NSS_SOFT; //软件控制NSS hspi1.Init.BaudRatePrescaler = SPI_BAUDRATEPRESCALER_2;//2分频,32M/2=16MHz hspi1.Init.FirstBit = SPI_FIRSTBIT_MSB; //最高位先发送 ...
SPI有4种工作模式,通过串行时钟的极性(CPOL——Clock Polarity)和相位(CPHA——Clock Phase)的搭配来切换,主要就是描述了时钟在传输数据时的状态 CPOL=0:串行时钟空闲时为低电平 CPOL=1:串行时钟空闲时为高电平 CPHA=0:时钟的第一个跳变沿采集数据
根据时钟极性CPOL(Clock Polarity)、时钟相位CPHA(Clock Phase),SPI有4种模式,最广泛使用的是模式0和3: 官方时序图如下: CPOL=0CPHA=0(常用) CPOL=0,SPICLK空闲状态为低电平; CPHA=0,SPICLK第一个边沿(上升沿)采集数据、第二个沿输出数据; CPOL=1,CPHA=1 (常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