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的来说,SPI通信协议是一种灵活、可靠的串行通信接口,通过简单的硬件连接和较少的引脚就能实现高速、全双工的数据传输。了解SPI通信协议的基本工作原理对设计和开发电子系统至关重要。
SPI协议是一种全双工协议,其中最多存在一个主设备和多个从设备,主设备通过选择不同的从设备、向其发送数据及接收数据的方式,与多个从设备进行通信。SPI是一种同步通信协议,亦即通过时钟信号的同步作用,实现数据在多个设备之间的传递。 SPI通信一般由四根线(或者五根线)组成: 1. CLK(Clock):时钟信号,规定数据的传...
首先,SPI本质上是一种数据的通信协议,按照某些规定的协议规则进行数据的传输,完成数据的收发。 SPI通信上采用的是主从模式的通信方式,它支持一主一从、一主多从,但是不支持多主机模式。 注:主从模式指的是主机和从机之间的通信。 常见的一主多从的连接方式如下: SPI器件的一主多从连接示意图 1.1、SPI接口...
SPI的通信原理很简单,它以主从方式工作,这种模式通常有一个主设备和一个或多个从设备,需要至少4根线,事实上3根也可以(单向传输时)。也是所有基于SPI的设备共有的,它们是SDI(数据输入)、SDO(数据输出)、SCLK(时钟)、CS(片选)。
SPI通信原理 SPI,全称是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也就是串行外设接口,同样是一种通信协议,在很多芯片中都有集成。 相比之前学习的UART串口通信,他多了两根线,其中一个是时钟信号,另一个是设备使能信号,用来控制设备是否启用,所以也产生了主从设备的概念。
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是一种同步串行通信协议,被广泛用于微控制器与传感器、ADC、DAC、SRAM等外设 IC 之间的连接。作为最常见的接口之一,SPI以其全双工、点对点或多点通信的特性,允许多个设备共享同一总线,仅需少量引脚即可实现高效通信。 二、SPI优劣势 ...
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串行外围设备接口)通讯协议,是Motorola公司提出的一种同步串行接口技术,是一种高速、全双工、同步通信总线,在芯片中只占用四根管脚用来控制及数据传输,广泛用于EEPROM、Flash、RTC(实时时钟)、ADC(数模转换器)、DSP(数字信号处理器)以及数字信号解码器上,是常用的、重要的低速通讯协议之...
SPI 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串行外围设备接口是许多不同设备使用的通用通信协议。例如, SD卡模块, RFID卡读取器模块和 2.4 GHz无线发送器/接收器 均使用SPI与微控制器通信。 SPI的一个独特优势是可以无中断传输数据。可以在连续流中发送或接收任意数量的位。使用I2C和UART,数据以数据包形式发送,限制为特定...
嵌入式软件工程师-硬件接口与通信协议-SPI协议_SPI协议的工作原理.docx,PAGE 1 PAGE 1 了解SPI协议的基础概念 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协议是一种同步串行通信接口标准,由Motorola公司开发。它允许微控制器和其他外围设备以全双工模式进行高速数据交换,即同时
SPI的通信原理很简单,它以主从方式工作,这种模式通常有一个主设备和一个或多个从设备,需要至少4根线,事实上3根也可以(单向传输时)。也是所有基于SPI的设备共有的,它们是SDI(数据输入),SDO(数据输出),SCK(时钟),CS(片选)。 (1)SDO – 主设备数据输出,从设备数据输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