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rafenib作为一种口服活性的Raf抑制剂,展现出了其独特的药理特性。它不仅能够有效诱导细胞自噬与凋亡过程,还具备显著的抗肿瘤活性。同时,Sorafenib还是一种铁死亡激动剂,对多种激酶具有抑制作用。具体而言,它对VEGFR2、VEGFR3、PDGFRβ、FLT3以及c-Kit的IC50值分别达到了90nM、15nM、20nM、57nM和58nM,这些特性使得Sor...
索拉非尼是一种铁死亡激活剂[1]。 IC50 和目标:IC50:6 nM (Raf-1)、20 nM (VEGFR-3)、22 nM (BRAF)、57 nM (PDGFR-β)、58 nM (Flt3)、68 nM (c-KIT)、 90 nM (VEGFR-2)[1]体外索拉非尼 (BAY 43-9006) 也抑制 BRAFwt(IC50=22 nM), BRAFV599E(IC50=38 nM), VEGFR-2 (IC50=90 nM...
重要的是,MT-1G的遗传和药理抑制增强了索拉非尼在体外和肿瘤移植模型中的抗癌活性。MT-1G在索拉非尼耐药中作用的分子机制涉及抑制铁死亡,一种新的调节细胞死亡的形式。RNA干扰敲除MT-1G增加谷胱甘肽耗竭和脂质过氧化,从而导致索拉非尼所致的铁死亡。结论:本研究揭示了索拉非尼耐药的分子机制,提示MT-1G是肝癌细胞铁死亡...
Sorafenib (Bay 43-9006) 是一种多激酶抑制剂,抑制 Raf-1、B-Raf、VEGFR2、VEGFR3、VEGFR4、PDGFRβ、FLT3、c-Kit 等 (IC50=6/22/90/15/20/20/57/58 nM),具有口服活性。Sorafenib 具有抗肿瘤活性,可以诱导细胞自噬和凋亡,也可以激动铁死亡。
自2005年获得美国FDA批准作为晚期肾癌的治疗药物以来,索拉非尼已在多种癌症的临床治疗中展现出卓越的疗效,如肝细胞癌、肾细胞癌等。然而,近年来的研究揭示了索拉非尼在肝纤维化治疗中的新机制,即通过触发肝星状细胞的铁死亡来减轻肝纤维化。 肝星状细胞(HSC)在肝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索拉非尼与铁死亡 索拉非尼诱导的铁死亡不仅直接杀死癌细胞,而且还提供额外的治疗益处。索拉非尼作为铁死亡诱导剂,可以降低胃癌细胞的干细胞性,可增强黑色素瘤细胞对Vemurafenib的敏感性。索拉非尼也可能通过激活铁死亡,作为顺铂耐药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案。索拉非尼可以激活HSC铁死亡,从而减轻肝损伤...
铁死亡是一种新型的程序性细胞死亡,其特征是细胞内铁超载和脂质活性氧(ROS)的积累。铁死亡细胞表现出线粒体体积减少、线粒体膜密度浓缩等,还与铁代谢紊乱、脂质过氧化积累、谷胱甘肽(GSH)和SLC7A11缺乏相关。肝纤维化被认为是慢性肝病进展过程中的一种可逆的病理生理过程,其特征是细胞外基质(ECM)的过度积累。肝星...
多吉美是一种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可抑制多种细胞内激酶和细胞表面激酶。此外,多吉美还可以通过其他机制拮抗HCC,如增强自然杀伤细胞触发的抗HCC活性,诱导肝癌细胞铁死亡。 TCGA基因本体富集分析发现与氧化应激反应相关的基因显著富集。当FASN缺失的Huh7SR细胞和7721SR细胞暴露于多吉美时,铁死亡抑制剂ferrostatin-1...
索拉非尼Sorafenib是Raf-1和B-Raf的多激酶抑制剂,IC50分别为6 nM和22 nM;Sorafenib对VEGFR-2 VEGFR-3 PDGFR-β Flt-3和c-KIT也有抑制作用,IC50值分别为90 nM、20 nM、57 nM、59 nM和68 nM;索拉非尼能诱导自噬细胞凋亡和激活铁死亡,并具有抗肿瘤活性[1-3]。 索拉非尼(5-40μM; 24 h)对HSC-T6细胞...
。索拉非尼具有抗肿瘤活性。索拉非尼是一种铁死亡激活剂[1]。 IC50 和目标:IC50:6 nM (Raf-1)、20 nM (VEGFR-3)、22 nM (BRAF)、57 nM (PDGFR-β)、58 nM (Flt3)、68 nM (c-KIT)、 90 nM (VEGFR-2)[1] 体外索拉非尼 (BAY 43-9006) 也抑制 BRA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