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e1 e2:主要看空间位阻,一般来说一级碳发生E2,三级碳E1,二级碳比较模糊,与分子较大的碱消除则是E1,溶剂等因素也有影响,另外如果碱性不够强的话还可能发生取代反应。 判断sn1、sn2:如果看反应物,一般叔卤代烃易发生SN1,伯卤代烃,甲基卤代烃易发生SN2,仲卤代烃是竞争。如果从生成物看,如果构型转化,则发生的...
(不利于SN1)④X的离去倾向大 SN1和E1是同一活性中间体继续反应时,两种不同途径的竞争,而SN2和E2则是两个不同反应的竞争一种反应的份额增加,另外一种反应的份额就减少对E2和SN2反应的份额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底物的结构我概括下吧:①试剂的碱性强有利于消除反应(即E1)的进行②碱的体积加大,有利于E1进行,叔卤代...
有机化学-构象与稳定性判断 25:00 有机化学-碳正离子与碳负离子稳定性判断 15:17 有机化学-烯醇式含量比较 17:21 有机化学-共振论 40:11 有机化学-试剂活性比较 39:08 亲核反应与亲电反应的区别 30:48 SN1,SN2以及E1和E2反应的区别与联系 01:00:40 有机化学-鉴别题知识点汇总 59:50 有...
以上是对亲核取代反应的讨论。至于消除,情况也是类似,对于常规的溶剂,也同样是非极性有利于E2,质子极性有利于E1。由于SN1与E1均涉及碳正离子,容易引起重排且无立体选择性,因此在实际合成中,我们更喜欢使用SN2与E2历程。单单对这两种 双分子历程的竞争而言,E2的过渡态极性通常较SN2更小,因此极性较高的溶剂有...
E1和E2反应则属于消除反应,理解它们的方式与SN1和SN2类似。E1反应同样是一个两步过程,首先是质子化步骤,然后是消除步骤,生成一个碳正离子中间体。而E2反应则是一个一步过程,涉及共轭碱从亲核试剂进攻到碳正离子的消除,形成π键。总的来说,SN1和SN2反应的区别在于步骤的顺序和立体选择性,而E1...
SN1和E1是同一活性中间体继续反应时,两种不同途径的竞争,而SN2和E2则是两个不同反应的竞争一种反应的份额增加,另外一种反应的份额就减少对E2和SN2反应的份额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底物的结构我概括下吧:①试剂的碱性强有利于消除反应(即E1)的进行②碱的体积加大,有利于E1进行,叔卤代烷与负离子亲核试剂主要生成消除...
SN1和E1是同一中间体继续反应的不同途径,而SN2和E2则是两个不同反应的竞争。一种反应份额增加,另一种反应的份额就会相应减少。对于E2和SN2反应,底物结构是影响其份额的主要因素。试剂的碱性越强,越有利于消除反应的发生。碱的体积增大,也更有利于E1反应的发生,特别是对于叔卤代烷与负离子亲核...
Sn1影响因素主要是位阻,Sn2则是碳正离子稳定性。所以说叔碳易Sn2,伯碳易Sn1仲碳就看情况咯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07-22 19:33 收起回复 时间洞察人心_ 共轭作用 4 消除和取代的话主要看试剂的性质,溶剂,温度等。亲核性强就主要是取代,碱性强就主要是消除。高温易消除低温易取代!第10题的醇钠碱性较强...
解析 SN1,SN2是取代SN1就是每次只进行一个步骤,即先离去基团,然后再进攻.SN2就是两个步骤同时进行,即离去和进攻基团同时进行,经历一个过渡态.位阻小、基团易离去、强亲核试剂、非质子性溶剂都利于SN2反应.E1 E2是消去,理解同SN1 SN2类似.我就是这么理解的~...
SN1和E1反应的特征是碳正离子的形成,这依赖于离去基团的离去能力,而非其亲核性。增加极性溶剂可加速卤代烷的解离,因为反应过程从非极性底物转变至极性更大的过渡态,故极性溶剂促进这些反应。SN2和E2反应涉及双分子反应,其速率受反应物浓度、亲核性和溶剂影响,与离去基团关系较小。在这些反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