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会保障论文 社会保障是指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社会保险或保障机制,一般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优抚和社会福利等内容。其本质是追求公平,目的是满足公民基本生活水平的需要。社会保险需以相关法律为依据,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对公民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生活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 农村...
社会保险支付是一种刚性极强的支付。即社会保险计划一旦确定,就意味着政府必须按计划标准按时给予受益人足额的社会保险支付,而这种支付的刚性决定了为其筹资的社会保障缴款除了具有必要的强制征收性外,还必须具备规范性的特征。具体来说,社会保障缴款,无论其名称如何界定,在征收之前,就必须由国家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其缴...
【摘要】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和城市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沟通越来越频繁,彼此相互交融。在发展中,我们也看到了两者之间的差距,基于经济发展、社会轨迹、人文历史等因素,农村和城市在社会保障方面存在着较大的鸿沟。相对于城市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农村还存在着立法不完善、法律不深入、用法不规范的问题,本文...
[6] 参见刘淑兰编著:,《资本主义经济史话》,吉林人民出版社,1988年10月第1版第10-12页。 [7] 需要说明的是,这时的社会救济立法的社会保障功能是极为有限的,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限制流浪者以保证手工业有充足的劳动力。 [8] 参见林举岱著:《英国工业革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4月第2版,第7页。 [9] ...
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基层平台建设;对策建议 1睢宁县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平台建设现状 1.1机构建设现状 睢宁县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平台建设始于2007年,历经10年发展,目前已经形成县,镇(街道)、村(社区)三级...
在这里,工人的国家保险是作为党的近期目标和最低纲领提出的,它不完全反映列宁对未来社会中工人社会保险的构想。 社会主义是一个生产资料归人民所有的社会制度,在公有制的生产关系中,工人已不单纯是企业的雇佣劳动者,工人同时也是企业的主人,从经济地位看,工人的收入也不会仅仅只能满足最迫切的生活需要,因此,这时的...
1、社会保障体系的组成者。 社会保障对于我国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它是涉及我们每一个人的利益的,因此,其发展也应紧紧跟随时代的发展,不断地满足在多样性和多层次方面的需求,而这一切都需要商业保险的...
1.相关概念。养老保险的收入再分配是在我国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实际情况下,政府制定并实施养老保险政策的关键因素和重要前提。而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据多数,农村的发展对我国整体政治经济文化的进步起着举...
实践证明,这样一种形式具有参保农民受益面广,资金使用率高,基金保值增值效果好,农保制度吸引力强等综合效率。1998年至2004年七年间,该项目借款人数占到该县参保人数的42.39%,累计借款金额占农民参保资金总量的47.89%.农保基金运营收益达759.41万元,年平均利息收入突破百万元,年平均收益率达7.7%.并且据调查,在此期间...
“中产收入陷阱”的理论阐释 1.“中产阶层”涵盖群体 所谓“中产阶级”是英文middle class的翻译语,是西方舶来的称谓,基于我国社会结构的独特性,“中产阶层”这一称谓更合适。1987年戈德索普(John H. Gold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