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宜先放其痧,审其肺肾脾三经之脉为要,然后推详余经之脉,则知病之所本矣。 【治验】 一吴子瑞一女,十一月间,忽然痧胀,心中烦闷,昏沉不语。子瑞善放痧,稍醒,语更终日无声。余诊之,左关有力,右脉沉伏,伤气之痧也。此女日为后母所詈,故有此变,用陈香丸一丸煎汤微冷冻饮料之,稍有声焉,未愈。
此下细述发蒙论所不尽,《痧胀玉衡》在线阅读和电子书免费下载,凡属暗痧之类,人多不识,误中其祸,故悉列之于前,庶令人一开帙而注目焉。下卷痧症,人所易明,故姑置之于后。
《痧胀玉衡》 作者:不详 序自序续序凡例痧症蒙发论玉衡要语玉衡脉法此下细述发蒙论所不尽
续序(l) 尝稽古今医学,备悉万病,独不明痧,因而人鲜其传, 无奈世之患者比比也。既有此病,不可不求有以治之。余因 以治之所验,悉其症之所由。于甲寅岁著《玉衡》一书,偕同 人互相参订,急而行之, 亦济生之念所不得已也。书中见叙 疾说,似已具详,两年来疾之变幻,更有隐伏于别病中者, 伤人最...
世俗相传,有云∶男怕头虚,女怕脚肿。谓医治之难疗也。独是头虚之症,世岂无有消风热而得愈者乎。不知肿因风热,乃可治效。若不因风热而因痧者,奚可更用发散升提之味耶?惟是头面虚肿,实因痧毒上攻三阳。先宜放刮,后用清凉引下之剂治之,应无不愈,无令更变出凶险别病也。至若脚肿之疾,妇人犯此不...
问∶“痧胀,有愈而屡屡复发者矣。若麻疹,有愈而屡屡复发者乎?”曰∶”无有。”然则谓麻疹即痧胀,谬矣。使有犯麻疹复痧胀,乃即以治麻疹法治之,误莫大焉。故曰麻疹后复痧胀,不可不知。 【治验】 一王日斯幼女,正月间,麻疹后,泻痢白色,治之稍安。骤然腹痛,脉短而微。余曰∶“此秽气新触作痛,非麻疹...
先有膨胀而痧气乘之,臌胀益甚,在臌胀不可先医,在痧气自宜早治。 【治验】 一江云甫肚腹胀急如臌,脐突筋青,心口将平。余诊之,知为血臌之症,其指头黑色,此臌症之所无也。视指上有青筋,兼痧无疑,刺二十余针,又刺臂弯腿弯青筋五针,俱去其毒血,略松,用蒺藜散微温饮之,脐下青筋渐退,后用臌症之...
泻久则肉瘦,或健脾或燥湿,或消积或渗水,或补命门火,或平肝木气,治泻之药,不过如是。若慢痧之变,久泻肉瘦,病原不同,但宜治痧,则泻自止矣。 【治验】 一姚公 潘婢,久泻不已,不思米食,日渐 瘦,大肉渐脱,脉反有力。放痧二十余针,紫黑毒血成流。付宝花散、阿魏丸,俱稍冷冻饮料之即愈。 一莫...
凡治吐症,用半夏、藿香。独痧症作吐,半夏性燥,须防益助火邪,断不可用,若藿香惟取其正气,以治秽浊。然亦必痧毒无阻,乃可俟冷冻饮料之。倘或痧气有害于中,骤用此以止吐,反有闭门逐盗之忧。如肠胃有食积血瘀,留滞痧毒,用藿香香燥止吐,适长其毒,是宜知忌。(下通痧毒,其吐自止。)...
自汗阳亏,盗汗阴弱,闻声而惊震,遇响而惶 者,虚极之候。若因痧有是症者,固表固本在所大忌,务宜辨之。 【治验】 一陈肃达内人,本质素虚,几遇病非人参不效。四月间,心胸烦闷,汗流不绝,闻声惊恐。初病延余,脉未显,难辨。余闻素虚,虽不敢用参,付平剂,不应。延他医付药加参补之,疾益甚。复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