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戟科山桐子Mallotus nepalensis Muell.-Arg.,以根、皮入药。 名称山桐子(Shān Tónɡ Zǐ) 别名毛桐、臭樟木、大马桑叶 功能主治生新解毒。主治骨折,狂犬咬伤,骨结核。 用法用量根1两。皮0.5~1两,煮糯米粥吃。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性味辛,平。
【来源】大戟科山桐子Mallotus nepalensis Muell.-Arg.,以根、皮入药。【生境分布】贵州。 更多:https://www.bmcx.com/ 【性味】辛,平。【功能主治】生新解毒。主治骨折,狂犬咬伤,骨结核。【用法用量】根1两。皮0.5~1两,煮糯米粥吃。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词语山桐子 拼音shān tóng zǐ注音ㄕㄢㄊㄨㄥˊㄗˇ 解释1.亦称"椅桐"。 2.大风子科。落叶乔木。树皮平滑,灰白色。叶宽卵形至卵状心脏形。初夏开花更多:https://www.bmcx.com/,黄绿色。浆果球形,红色。种子可榨油制肥皂。也叫椅。木材可制器具。
沪江在线词典网为您精选山桐子的意思及读音、山桐子是什么意思、反义词、近义词等信息,由fanie2于2011年5月21日添加。 读音:shān tóng zǐ 注音:ㄕㄢㄊㄨㄥˊㄗˇ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亦称“ 椅桐 ”。大风子科。落叶乔木。树皮平滑,灰白色。叶宽卵形至卵状心脏形。初夏开花,黄绿色。浆果球形,红色。种子可榨油...
种名:山桐子 学名:Idesia polycarpa Maxim 别名:椅,水冬瓜,水冬桐,椅树,椅桐,斗霜红 花期: 生态性状:耐寒植物 观赏性分类:观花植物,观果植物,观叶植物 科:大风子科 属:山桐子属 山桐子分布地区 产于甘肃南部、陕西南部、山西南部、河南南部、台湾北部和西南三省、中南二省、华东五省、华南二省等17个省区。
词语: 山桐子 拼音: shān tóng zǐ 注音:ㄕㄢㄊㄨㄙˊㄗㄧˇ 引证解释: 亦称“ 椅桐 ”。大风子科。落叶乔木。树皮平滑,灰白色。叶宽卵形至卵状心脏形。初夏开花,黄绿色。浆果球形,红色。种子可榨油制肥皂。也叫椅。木材可制器具。 相关词语: 山 桐 子 相关成语: 山 桐 子 "山" 字的相关词语 山...
⒈ 亦称“雪山大士”。 ⒉ 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别称。相传释氏在过去世曾在雪山修行,故称。 引证解释 ⒈ 亦称“雪山大士”。佛教创始人 释迦牟尼 的别称。相传 释氏 在过去世曾在 雪山 修行,故称。 引唐 湛然 《止观辅行传弘决》第五之一:“故 雪山大士 被 帝释 试之,看其堪任荷负菩提重担以不。” ...
山桐子的功效与作用:树皮:治狂犬咬伤,一至二两煮糯米粥吃。根:治骨折,骨结核,二至三两捣烂敷。 目录 山桐子 原形态 性味与归经 功效与作用 摘录于 山桐子 拼音名:Shan Tong Zi 别名:毛桐,臭樟木,大马桑叶。 中药山桐子为大戟科植物尼泊尔野桐的根或树皮。秋季采收。
叶宽卵形至卵状心脏形。初夏开花,黄绿色。浆果球形,红色。种子可榨油制肥皂。也叫椅。木材可制器具。 国语辞典 山桐子[ shān tóng zǐ ] ⒈ 植物名。大风子科山桐子属,落叶乔木。高可十五公尺,叶心形,边缘锯齿状,五、六月开花,黄绿色,具香气,浆果球形,红色或红褐色。为美丽的庭园树、行道树。
▼ 相关中药▲ 返回目录 中药主治 杀三虫 砂淋 痧气 痧气腹痛 痧症 疝瘕 疝气 疝气疼痛 疝气痛 疝痛 更多主治 痧药蟾酥丸 山豆根汤 山核桃酒 山虎汤 山甲内消散 山药炖猪肚 山药茯苓包子 山药桂圆炖甲鱼 山药天花粉汤 山药紫荆皮汤 更多方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