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CentOS系统中遇到warning: setlocale: lc_all: cannot change locale (en_us.utf-8)的警告,通常意味着系统尝试将区域设置(locale)更改为en_us.utf-8,但未能成功。这可能是因为该locale未在系统上正确安装或配置。以下是一些解决步骤: 1. 确认问题环境 操作系统:CentOS 警告信息:warning: setlocale: lc_all: ...
LC_TIME=en_DK.UTF-8 [root@master01 ~]# 3.查看locale库是否存在 如果存在/usr/lib/locale/locale-archive这个文件,先备份再 删除。 [root@master01 ~]# ll /usr/lib/locale/locale-archivels: cannot access'/usr/lib/locale/locale-archive':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root@master01 ~]# 4.重新...
-bash: warning: setlocale: LC_ALL: cannot change locale (en_US.UTF-8) 解决过程: 查看当前系统的本地化设置信息: localectl status 查看系统当前语言: echo $LANG 查看locale库是否存在: ll /usr/lib/locale/locale-archive 删除locale库再重建一下: 前提是你的文件系统中要有相应的数据文件。可以先cp备...
Failed to set locale, defaulting to C 或 2. linux运行命令时先报错: Failed to set locale, defaulting to C 系统已经设置了默认地区_语言.字符集为en_US.UTF-8,但是在系统中没有定义对应的locale文件,只需要手动生成这个locale文件即可 解决: 查看当前系统的本地化设置信息 localectl status 查看系统当前语...
安装语言包: apt -y install language-pack-en 生成中文的locate文件:localedef -f UTF-8 -i en_US en_US.UTF-8
系统已经设置了默认地区_语言.字符集为en_US.UTF-8,但是在系统中没有定义对应的locale文件,只需要手动生成这个locale文件即可--这个可行 原因:系统中途修改了字体编码,即使你修改了正确的配置后依然会报错误,这个时候就需要删除local字体文件重新生成 -bash: warning: setlocale: LC_ALL: cannot change locale (en_...
2. 改为 export LC_ALL=zh_CN.UTF-8 export LANG=zh_CN.UTF-8 1. 2. 2.直接修改终端的显示字体即可 如果是mobaxterm:右键——>Change Terminal settings——>Window中的Translation——>Remote character set修改为:ISO-8859-1:1998(Latin-1,West Europe)...
使用Remote-SSH连接服务器,Ctrl+shift+p选择create new blank Jupyter notebook(如下图)后,在新建的notebook单元格中输入代码,出现-bash: warning: setlocale: LC_ALL: cannot change locale (zh_CN.utf8)的问题。 新建一个jupyter nook文件 原因分析: ...
LC_ALL= 物理机会传递 LC_CTYPE 参数给服务器,从而修改了服务器上的 LC_CTYPE 参数,导致服务器不认识。 所以,可以禁用终端传递该参数。 解决方案2 方案1不是很完美,只是在逃避问题。还存在乱码问题 仔细想一想,这类问题是由于服务器和本机的 locale 配置不一样。
解决字符集问题 setlocale: LC_ALL: cannot change locale (en_US.UTF-8):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系统已经设置了默认地区_语言.字符集为en_US.UTF-8,但是在系统中没有定义对应的locale文件, 只需要手动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