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洋监测方面,Sentinel-1A数据可用于海洋动力环境观测、海冰 监测和海洋渔业管理等领域;在地表形变方面,其高精度的雷达干涉 测量(InSAR)技术为地震、火山等自然灾害的监测和预警提供了有 力支持;在农作物估产方面,Sentinel-1A数据的多极化信息和时间 序列数据为农作物生长监测和产量预测提供了可靠依据;在城市规划 ...
有关Sentinel-1A(S1A)和Sentinel-1B(S1B)卫星的一些基本信息。以下是对这些信息的解释: SLC影像:SLC是Sentinel-1卫星的一种数据级别,代表Single Look Complex。这是一种高度加工的合成孔径雷达(SAR)影像,具有相位和振幅信息,通常用于后续的地理信息处理和应用。 S1A和S1B:S1A和S1B分别代表Sentinel-1A和Sentinel-...
Sentinel-1A搭载了c波段SAR传感器,提供在所有天气条件下提供中等和高分辨率的成像。 Sentinel-1A提供四种工作模式:干涉宽带(Interferometric Wide swath,IW)、条带模式( Strip Map Mode,SM)、超幅宽模式(Extra-Wide Swath Mode,EWS)以及波模式(Wave)。 Sentinel-1A是免费数据,无需像TerraSAR、ALOS2、Cosmo-Skymed订...
其中,为了准确反演,同样加入6个轨道参数来线性估计轨道误差;采用固定滑动角,结合非负最小二乘算法求解。 下面介绍线性反演过程: 1 数据导入 打开线性反演工具/SARscape/Interferometry/Displacement Modeling/ Linear Inversion,添加降采样形变文件Taiwan__reflat_disp.shp,可以看到总共得到1068个采样点,设置线性函数拟合轨...
Sentinel-1A发回的数据 3 Sentinel-2A “Sentinel-2A”卫星重约1.13吨,由欧洲空中客车防务与航天公司制造,预计工作寿命为7年零3个月。它携带一枚多光谱成像仪,可覆盖13个光谱波段,刈幅宽度达290千米,重访周期。该卫星在运行期间将提供有关农业、...
哨兵卫星Sentinel-1A数据特性及应用潜力分析-极地研究
Sentinel-1A于2014年4月3日发射升空,在2015年4月至5月期间,卫星系统稳定运行后开始采用12天的重访周期进行不间断全球成像任务。重访周期12天,即在同一个区域每过12天拍摄1景影像。波长为5.6 cm的C波段,比较适中。成像模式是干涉宽幅模式,方位向5 m和距离向20 m,幅宽250公里。欧洲空间局对该卫星星座采集数据实...
Sentinel-1A卫星于2014年4月3日发射升空,是欧洲空间局哥白尼计划发射的首颗环境监测卫星。经过一年左右的调试和预运行,在2015年4月至5月期间,该卫星开始稳定运行,采用12天的重访周期进行全球成像,Sentinel-1B也于2016年4月25号成功发射。届时两颗卫星同时运行,将观测效率提高一倍,缩短为6天。欧洲空间局对卫星数据...
Sentinel-1 任务包括由两颗极轨卫星Sentinel-1A与Sentinel-1B组成星座,昼夜运行,执行 C 波段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可供用户使用的 Level-0、Level-1 和 Level-2 数据产品。 传感器 SENTINEL-1 携带一台 C-SAR传感器,工作在 5.405 GHz 的中心频率。它包括一个右视有源相控阵天线,支持快速的仰角和方位角扫描。C-S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