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恶性肿瘤。大多数 GIST 的特征是KIT或PDGFRA突变。然而,大约 5-10% 的 GIST 是由编码琥珀酸脱氢酶复合物中蛋白质亚基的SDHA、SDHB、SDHC或SDHD 基因突变引起的。SDH 缺陷型 GIST 以前被称为野生型GIST 或儿童 GIST,具有几个独特的特征(Arch Pathol Lab Med 2020;144...
论文共同通讯作者George Demetri博士说,“尽管某些靶向药物可以帮助SDH缺陷型GIST患者,但是患上这种GIST形式的儿童和年轻人通常会对这些标准靶向药物产生耐药性。我们的这项合作研究得出的新见解可以为测试新疗法的组合使用用于治疗这种GIST形式和其他的癌症开辟新的途径。”Bernstein补充道,“今年年初,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
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发生于消化道的最常见的间叶组织来源肿瘤。我国年发病率约为1-2/10万,即每年新发患者2万多人,多发于中老年患者。存量患者超过10万名。在美国,GIST的估计发病率每年约为5000例。 85~90%的GIST是由于KIT或PDGFRA发生基因突变所致,使得二者表达的蛋白受体发生不依...
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在SDH缺陷型胃肠道间质瘤中产生持续缓解 绘真医讯 在过去的二十年间,随着C-KIT和多激酶抑制剂等靶向治疗的应用,显著改善了晚期胃肠道间质瘤(GIST)患者的预后。大约 10% 的GIST患者存在琥珀酸脱氢酶(SDH)缺陷,这可能是由于SDHA/B/C/D基因的胚系或体系突变,或因SDHC启动子甲基化导致的...
研究人员发现,在SDH缺陷型胃肠道间质瘤中,癌基因FGF3、FGF4和KIT周围都发生了绝缘子被破坏,从而导致启动开关和致癌基因之间的异常接触。 为了炎症靶向KIT和FGF的药物是否可以阻止SDH缺陷型GIST的生长,研究人员将人类SDH缺陷型GIST肿瘤移植到小鼠中,建立了一个小鼠模型进行实验研究。
揭示SDH缺陷型胃肠道间质瘤产生机制 来源:生物谷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GIST)是一种软组织癌(肉瘤)。大多数GIST病例是基因突变引起的。人们可以利用药物高效地靶向这些发生突变的基因来抑制它们编码的促进癌症产生的酶的活性。 不过,据估计,有10%到20%的GIST病例没有可识别的或可靶向的突变...
揭示SDH缺陷型胃肠道间质瘤产生机制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GIST)是一种软组织癌(肉瘤)。大多数GIST病例是基因突变引起的。人们可以利用药物高效地靶向这些发生突变的基因来抑制它们编码的促进癌症产生的酶的活性。 不过,据估计,有10%到20%的GIST病例没有可识别的或可靶向的突变。如今,在...
揭示SDH缺陷型胃肠道间质瘤产生机制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GIST)是一种软组织癌(肉瘤)。大多数GIST病例是基因突变引起的。人们可以利用药物地靶向这些发生突变的基因来抑制它们编码的促进癌症产生的酶的活性。 不过,据估计,有10%到20%的GIST病例没有可识别的或可靶向的突变。如今,在一项新...
近日,奥雷巴替尼(曾用名:耐克替尼,商品名:耐立克)被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纳入“拟突破性治疗品种”公示名单,用于治疗既往经过一线治疗的琥珀酸脱氢酶(SDH)缺陷型胃肠道间质瘤(GIST)患者。 ▲耐力克被纳入拟突破性治疗品种公示名单 亚盛医药首席医学官翟一帆博士表示:“十分感谢相关政府部门对耐立克...
揭示SDH缺陷型胃肠道间质瘤产生机制 来源:生物谷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GIST)是一种软组织癌(肉瘤)。大多数GIST病例是基因突变引起的。人们可以利用药物高效地靶向这些发生突变的基因来抑制它们编码的促进癌症产生的酶的活性。 不过,据估计,有10%到20%的GIST病例没有可识别的或可靶向的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