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发展的一系列小直径炸弹(SDB)就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 从JDAM说起 SDB的研制与JDAM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要弄清SDB的来龙去脉,就必须先从JDAM讲起。JDAM本身的故事就不简单。越战中制导炸弹已经得到了较大规模的实战应用——先是电视制导...
虽然乌克兰苏-27已经在战斗中使用SDB一段时间了,但它们很少直接挂载这种制导炸弹,而是使用美国提供的BRU-61/A复合挂架,这种挂架可以同时挂载多达四枚SDB。SDB就是250磅(113.4千克)滑翔制导炸弹,弹体上有可以打开的滑翔弹翼,能够以滑翔方式攻击数十千米以外的目标。挂载SDB的乌克兰米格-29战斗机,BRU-61/A挂架...
据战区网站2025年3月25日报道,美国中央司令部(CENTCOM)发布的视频截图显示,隶属于“哈里·S·杜鲁门”号航空母舰(CVN 75)的美国海军F/A-18E/F“超级大黄蜂”战机在针对也门胡塞武装的军事行动中携带了两枚GBU-53/B“风暴破坏者”滑翔炸弹(又称“小直径炸弹II型”,SDB II)准备弹射起飞。航母上的军械人...
美国海空军目前大量装备SDB系列小直径制导炸弹,只有250磅重的SDB炸弹侵彻力却可以与2000磅炸弹相当,这种小直径炸弹安装有优化设计的多用途侵彻战斗部,专门打击加固目标。高碳钢制造的战斗部可以打穿至少1.8米厚钢筋水泥结构,在试验中,美军自己的机库也被击穿,更重要的是,这种小直径制导炸弹不仅价格便宜而且可以大量...
美军战机首挂SDB II滑翔炸弹打击胡塞武装,采用三模导引头 上周翻阅军事新闻时,我看到一条消息,说美军的F/A-18E/F“超级大黄蜂”战机首次在实战中挂载了GBU-53/B“小直径炸弹II型”(也叫“风暴破坏者”),对也门胡塞武装目标进行了空袭。这事儿让我眼前一亮。为什么?因为这款炸弹可是美国近年来重点研发的...
咱们来捋一下时间线:2025年3月15日,胡塞武装开始对鹰酱及其盟友的军事目标发动攻击;2025年3月26日,胡塞武装宣布袭击特拉维夫和鹰酱航母,鹰酱开始用SDB II炸弹反击。地点在哪儿呢?也门,胡塞武装的老巢;红海,鹰酱航母的地盘,现在成了冲突的焦点。这回的事情,核心就是现代战争中高科技武器的应用以及它对非对称...
“风暴破坏者”具备全天候作战能力,显著优于只能在晴朗天气下利用激光制导攻击移动目标的“激光SDB”改进型。美国空军公开的数据显示,其最大射程可达111千米(攻击静止目标)和72千米(攻击移动目标)。在弹药设计上,雷神公司采用了一种新型“多效应战斗部”。虽然最初沿用SDB增量I型的战斗部设计,但公司同时研发了...
实战中它的绝活是"边飞边改主意"。炸弹扔出去后,能通过军用数据链接收新指令,随时切换打击目标。这次在也门战场上,估计就是看准了胡塞武装没啥像样防空武器,才敢拿这种高科技装备出来练手。不过也有军事博主吐槽,说这玩意儿2017年就量产了,拖到现在才用,怕是之前软件问题没解决利索。要说美军为啥这么上心这款...
到了2012年7月17日,SDB II在白沙导弹靶场大放异彩,成功击中了移动目标。炸弹从F-15E战机上投下,凭借三模导引头自主锁定、追踪并最终击中目标。2013年1月,四枚SDB II与一枚AIM-120导弹一同被装入F-35战机的弹舱,适配测试证明了武器与战机的完美匹配,同时也确认了弹舱门在开关时的安全距离。2013年,SDB II...
从技术外观上看,GBU-53/B炸弹是一种滑翔飞行器,配备了相对较大的弹头和一整套目标探测设备。同时,与SDB炸弹一样,它的特点是尺寸相对较小。特别是,外壳的小直径和没有大的突出部件(在运输位置)使得可以将多个这样的炸弹挂在兼容的支架上。因此,飞机的最大可能弹药负荷显着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