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S-CoV-2是新型冠状病毒。 SARS-CoV-2是世界卫生组织对2019新型冠状病毒的命名的更新,对2019冠状病毒进行了修订,就修订成了SARS-CoV-2,SARS-CoV-2病毒是冠状病毒家族中的一员,它是第七种可以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它属于冠状病毒β家族的病毒,是一种β属的冠状病毒,也被称为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
利用分子结构模拟的计算方法,我们发现SARS病毒和新冠病毒的S基因差异很大,其中与ACE2蛋白互作的5个关键氨基酸,有4个已经发生变异。但是,一个惊人的发现是,即便这样新冠病毒居然整体上非常完美的维持了SARS病毒S-蛋白与ACE2蛋白互作的结构构象...
SARS-CoV-2是一种有着高扩散能力的病毒,通过飞沫、直接接触和被感染的物体传播,其潜伏时间为1到14天,并且也由无症状感染者传播。 当前的流行趋势表现为轻度至中度疾病的发病人数多于重症疾病、无症状…
冠状病毒科属于RNA病毒,套式病毒目,目前有2个亚科,5个属,27个亚属,39种病毒。SARS相关冠状病毒是39种病毒之一。显然,这一物种名称来源于SARS。SARS-CoV和MERS-CoV两种冠状病毒也是21世纪之后发现能够感染人类的。此前,冠状病毒研究小组将这两种病毒作为Beta冠状病毒属下面两种亚组的原型物种,当病毒分类学建立...
有必要对SARS-CoV与SARS-CoV-2进行更加全面和广泛的对比性研究,期望借此更深刻理解SARS-CoV-2这个病毒,从而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和对策。
(NxS/T)使得在残基372中出现不同的氨基酸,SARS-CoV中是苏氨酸而SARS-CoV-2中是丙氨酸(图2),质谱分析表明在SARS-CoV的N-glycosylation位点中确实存在复合多糖,N370处的N-glycan将与在重链和轻链之间形成的凹槽相匹配,这可以增加与CR3022的接触,从而增强CR3022的结合亲和力;该结果也表明SARS-CoV-2和SARS-CoV的...
NAT IMMUNOL|中国疾控中心刘军研究员揭示SARS-CoV-2 T细胞表位的免疫逃逸现象及相关的分子机制,表位,t细胞,sars,免疫逃逸,中国疾控中心,刘军(足球守门员)
反观2003年SARS-CoV-1爆发时,由于当时技术和方法学等方面的局限,我们对SARS-CoV-1抗体反应的特点及其与SARS-CoV-2抗体反应的异同点还存在的很多盲点。 2023年11月3日,清华大学医学院张林琦教授团队、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李太生教授团队,联合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杨雨荷研究员团队,在Immunity期刊在线发表了题为“Dissecting ...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自2019年爆发以来,已经累计影响全球超过200个国家,近八亿人口(保守数据),造成全球医疗,经济,政治,社会的重大负担。直到目前新型冠状病毒仍在进化,并开始产生全新的遗传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