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nleng 三棱别名:光三棱、荆三棱、黑三棱、湖三棱、醋三棱 性味:味苦,性平。 归经:归肝、脾经。 古籍:三棱古籍记载化瘀 活血 消积 行气 止痛 三棱的功效与作用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用于癥瘕痞块,痛经,瘀血经闭,胸痹心痛,食积胀痛。 用法用量:5~10g。 ——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活血化瘀,破血行气...
京三棱(炮) 广术(炒) 炒曲(以上各七钱)青橘皮巴豆和(皮米炒黑焦去米)茴香(炒)陈橘皮(以上各五钱) 丁皮益智(以上各三钱) 上件为细末,醋打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加至二十丸,温生姜汤下,食前。量虚实加减,如更衣,止后服。 治伤生冷硬物,不能消化,心腹满闷。 丁皮 益智(以上各三钱) 巴豆...
解表药、清热药、泻下药、祛风湿药、芳香化湿药、、消导药、驱虫药、止血药、活血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安神药、平肝熄风药、开窍药、补益药、固涩药、外用药。更多功能主治 >>>
《万氏秘传片玉心书》三棱汤 三棱、莪术、青皮、陈皮、神曲、麦芽、甘草、黄连白术、茯苓,伤食吐泻加山楂,时气吐泻加滑石,发热吐泻加薄荷,水煎服。 祖传治黄疸:以胃苓丸一料,加茵陈末五钱,同为丸。用竹叶、灯心、车前子,煎汤吞服。 凡发黄大渴不止,面黑,鼻气冷。寸口无脉者,不可治。
【别名】三轮草,见骨草、四方草(《分类草药性》)。 【来源】为莎草科植物碎米莎草的全草或带根全草。8~9月抽穗时采收。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秆丛生,高8~85匣米,扁三棱形。叶片长线形,短于秆,宽3~5毫米,叶鞘红棕色。叶状苞片3~5枚;长侧枝聚伞花序复出,辐射枝4~9枚,长达12厘米,每辐射枝具5~...
【处方】丁香1两,本香1两,京三棱(煨,锉)3分,鸡爪三棱3分,石三棱3分,硇砂(研)半两,牵牛子(炒)半两,大黄(炮)半两,蓬莪术(炮)半两,槟榔(锉)1两,巴豆50个(去皮心,出油7分,细研),乌梅肉(焙于)2两。 【制法】上为末,再研匀,酒煮面糊为丸。
「释名」京三棱、草三棱、鸡爪棱、黑三棱、石三棱。 「气味」(根)苦、平、无毒。 「主治」 1、症瘕鼓胀,用三棱根切一石,加水五石煮成三石,去渣,再煮,得汁三培。隔水明显成膏,浓如稠糖。每天早晨服一小匙,酒送下。又方:荆三棱、青皮、陈皮、木香各半两,肉豆蔻、槟榔各一两,硇砂二钱,共研为末,加糊成...
更多:https://www.bmcx.com/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田边、路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华南、西南及台湾等地。 【性味】味苦;辛;性平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舒筋活络;透疹。主风湿痹痛;瘫痪;跌打损伤;小儿麻疹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浸酒。
图片类型 : 全部图片 免费图片 商用图片 版式 颜色 中国浅色简约中医养生背景 PSDJPG 电商水墨复古中医药banner背景 JPG 中国传统中药文化 PSDJPG 美食俯视图木纹质感中草药棕色banner PSDJPG 中医文化中药养生宣传海报背景 PSDJPG 中国风水墨淡雅PSD分层主图背景素材 ...
1、治月经不调:三楞草15g,当归、茴香根、益母草各9g。水煎服。 2、治跌打损伤:三棱草30g,当归、木桶,透骨消各15g。泡酒服。 3、治风湿筋骨疼痛:三棱草60g,当归、灵仙、桑枝各30g。泡酒服。 4、治风寒湿痹,肌肉、筋骨疼痛:三楞草30g,箭羽舒筋草30g,透骨消9g,川芎9g,羌活9g,苍术9g。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