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在10 mA cm-2的过电位仅为~39 mV,远低于Ru-TiO@NC(134 mV)、Ru-TiO2@NC(180 mV)和商业Pt/C(73 mV)。之后,本文对Ru-TiO/TiO2和Ru-TiO2表面进行了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以进一步研究通过解耦和优化中间吸附对反应过程的界面效应的增强。对于Ru-TiO/TiO2@NC和对比催化剂Ru-TiO2@NC,Ru-TiO/TiO2...
但是人们对于A-SMSI效应的理解仍非常缺乏,调控A-SMSI的方法仍处于早期,因此难以实现反应条件的稳定性。 有鉴于此,苏州大学何乐、李超然等报道氧化物载体的氧空穴浓度在调控Ru纳米粒子与TiO2-x之间的A-SMSI相互作用中起到关键作用。 本文要点 要点1.基于对...
作者使用Ru/TiO2作为模型催化剂,展示了界面相容性在控制MSI模式、表面原子态以及CO2加氢反应中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方面的关键作用。金红石(R-TiO2)和锐钛矿(A-TiO2)用作载体以改变界面结构,其中RuO2与R-TiO2具有相同的晶格结构,从而导致高界面相容性以形成外延覆盖层。
本实验采用EG-Ru/TiO2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溶胶凝胶法结合浸渍法制备该催化剂。我们首先合成了一种特殊的二氧化钛(TiO2)纳米结构作为基底,随后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将钌(Ru)纳米颗粒均匀地沉积在TiO2表面。 (二)氢溢流现象的探讨 氢溢流是指金属表面的氢原子在金属内部扩散并影响其表面性质的现象。在EG-Ru/TiO2体系中,当...
图六、界面相容性对Ru/TiO2粘合强度影响的原子图©2022 The Authors (a)Ru NPs在R-TiO2(110)表面上的外延分散示意图; (b)在R-TiO2上锚定RuOx层的界面Ru-O和Ru-Ru键; (c)Ru NPs在A-TiO2(101)表面上的外延分散示意图; (d)Ru与A-TiO2的键和缺陷界面示意图。
TiO2 NanoparticlesSelect Area Electron DiffractionPure TiO2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bromothymol blue (BTB) in an aqueous medium by Ru-TiO_2 using UVC (254 nm) irradiation was investigated for a pH range of 4.0-8.0. The liquid impregnation method was used to synthesize 0.2, 0.4 and 0.8 %...
有鉴于此,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张铁锐、赵运宣等报道Ru/TiO2光热催化体系将聚烯烃塑料废品转化为液相/含蜡燃料,这种光热催化体系使用Ru/TiO2催化剂,在200-300℃能够在聚烯烃和催化剂形成紧密接触,通过Ru/TiO2的Ru催化位点对聚合物分子链的C-C...
《氢溢流促进EG-Ru-TiO2光-光热催化制氢性能研究》氢溢流促进EG-Ru-TiO2光-光热催化制氢性能研究一、引言随着能源短缺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发展可持续的能源转化技术成为了全球研究的热点。其中,氢气因其高效、清洁和可再生等特点被广泛认为是一种理想的替代能源。而如何高效地利用光/光热催化技术来制备氢气,成为了...
本研究通过对TiRu合金进行阳极氧化制备了Ru掺杂TiO2纳米管阵列(Ru- TNTA),并研究了退火温度、Ru含量和测试温度对其析氢反应(HER)和析氧反应(OER)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未退火的Ru-TNTA (a-Ru-TNTA)具有较好的HER活性,而450℃退火的Ru-TNTA (c-Ru-TNTA)具有较好的OER活性。TiRu的Ru含量对电化学活性表...
基于此,北京化工大学孙晓明、邝允和王枫梅等将Ru单原子可控地引入TiO2中(RuxTi1−xO2),通过电催化2e−水氧化反应高效生产H2O2。 性能测试结果显示,在3.1 VRHE下反应10分钟,最优的Ru0.08Ti0.92O2催化剂上的H2O2法拉第效率最高为62.8%,H2O2产率为24.2 μmol min−1cm−2(电流密度达120 mA c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