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P的端口有5中状态:禁用、阻塞、监听、学习、转发,RSTP只有3种端口状态——丢弃、学习和转发。STP中的禁用、阻塞和监听状态,就对应了RSTP的丢弃状态。 RSTP定义了边缘端口和点对点的链路类型,可以主动的将端口立即转变为转发状态,而无需通过调整计时器的方式去缩短收敛时间。RSTP依赖于一种有效的桥——桥握手机制,...
RSTP增加了2种端口角色,分别是Backup端口和边缘端口,通过端口角色的增补,简化了生成树协议的理解和部署...
RSTP与STP的另一个重要区别在于端口角色的定义。RSTP中的rp、dp和ap分别代表根端口、指定端口和备份端口。在RSTP中,ap端口作为rp的备份,当rp失效时,ap端口可以立即接替成为新的rp。与此相对,STP中的非指定端口ap(即backup port)虽然名字表明它是指定端口dp(designated port)的备份,但在dp失效时...
RSTP完全向下兼容STP协议,除了和传统的STP协议一样具有避免回路、动态管理冗余链路的功能外,RSTP极大的缩短了拓扑收敛时间,在理想的网络拓扑规模下,所有交换设备均支持RSTP协议且配置得当时,拓扑发生变化(链路UP/DOWN)后恢复稳定的时间可以控制在秒级,而传统的拓扑稳定且能正常工作所需时间为50秒。
二RSTP STP是一个比较老旧的标准,它收敛慢,端口状态定义繁冗,对拓扑变化的感知依赖计时器。 RSTP即快速生成树协议,他引入了新的接口角色,其中替代接口的引入使交换机在根接口失效时,可以立即获得新的路径到达根桥。引入P/A机制,使得指定接口被选举产生后可以快速的进入转发状态,不用像STP一样经历转发延迟时间。它还...
1、最重要的区别即快速收敛(最本质在于BPDU结构的变化) A、RSTP的proposal和aggrement机制(发生在点到点链路) B、根端口快速切换机制 如果网络中一个根端口失效,那么网络中最优的Alternate端口将成为根端口,进入Forwarding状态。因为通过这个Alternate端口连接的网段上必然有个指定端口可以通往根桥。
STP是生成树协议,用于二层网络防止环路,也就是处于高可用的目的,放了一个冗余的交换机。但是STP协议从初始状态到完全收敛至少要经过30秒。初始化时交换机之间会互相发送、监听BPDU报文,并计算生成树。STP算法时采用被动等待计时器超时的方式来判断是否搜集全网的bpdu报文,进而进行计算。STP为了避免临时环路,必须等待...
百度试题 结果1 题目STP 和RSTP 协议的区别在于( ) A. 协议版本不同 B. 配置消息格式不同 C. 端口状态转换方式不同 D. 拓扑改变消息的传播方式不同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ABCD 答案: ABCD 反馈 收藏
内容提示: STP、RSTP、MSTP区别和兼容区别:1. 角色STP:DP RP 阻塞端口RSTP:DP RP AP BP EP(特殊的DP)MSTP:新增了master端口、域边缘端口 Master端口为特殊的域边缘端口2. 端口状态STP:disabled、blocking、listening、learning、forwardingRSTP:discarding、learning、forwarding3. Flag位STP:RSTP:4. 保护 ①BP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