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fs先于rootfs挂载是为全面展示linux驱动模型做好准备 *//* mnt_init()调用sysfs_init()注册并挂载sysfs文件系统,然后调用kobject_create_and_add()创建fs目录 */sysfs_init();/* init_rootfs()注册rootfs,然后调用init_mount_tree()挂载rootfs */init_rootfs();init_mount...
3.linux内核启动流程说过 Linux 内核 init 进程最后会查找用户空间的 init 程序,找到以后就会运行这个用户空间的 init 程序,从而切换到用户态。如果 bootargs 设置 init=/linuxrc,那么 linuxrc 就是可以作为用户空间的 init 程序,所以用户态空间的 init 程序是 busybox 来生成的。 我们的根文件系统此时就制作好了,...
根文件系统是 Linux 内核启动以后挂载(mount)的第一个文件系统,然后从根文件系统中读取初始化脚本,比如 rcS, inittab 等。根文件系统和 Linux 内核是分开的,单独的 Linux 内核是没法正常工作的,必须要搭配根文件系统。如果不提供根文件系统, Linux 内核在启动的时候就会提示内核崩溃(Kernel panic)的提示。
sudo tar -xvf rootfs.tar -C /media/syske/rootfs/ 需要注意的是在前面编译内核的时候,我们设置的rootfs分区格式是ext4,所以在wsl环境下是无法识别的,所以需要用户linux的系统,我直接安装的双系统win + ubuntu,没有双系统的小伙伴可以直接上虚拟机,相关内容我在《uboot编译烧录》已经分享过了,这里就不赘述了。
根文件系统:linux内核加载的第一个文件系统 cd /,然后ls 看到的所有的内容构成了根文件系统rootfs 本质:只要将 / 目录下所有的内容都制作出来,根文件系统rootfs就做好了 1.根文件系统所包含的目录中有必要目录和可选目录。必要目录(8个):bin:普通用户命令 sbin:超级用户命令 usr:其余的命令和库 lib:库文件...
以前很少用Ubuntu,主要用CentOS和Redhat系的linux。这次在这个上面,犯了简直堪称低级错误。最先遇到的其实就是这个坑。 默认一搞, 先来一把镜像加速,镜像加速很简单啊,url的域名一换就完事儿对吧。这事儿在Ubuntu上还真不行。yum的源基本上就是url一换就完事儿,版本对上就行。
在编译Linux时,可以通过menuconfig来设定是否启用initramfs/initrd,以及是否将initramfs整合入内核。通常,前者默认为启用状态,而后者的状态在多数Linux发行版中默认为关闭,因为这可能会显著增加Linux内核镜像文件的体积。除了在内核编译阶段进行设置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工具直接创建initramfs文件。这里,我们以一个简单的C程序...
1、烧录linux+QT fastboot flash bootloader linuxQT/uboot_inand.bin 烧uboot fastboot flash kernel linuxQT/zImage-qt 烧linux kernel fastboot flash system linuxQT/rootfs_qt4.ext3 烧rootfs uboot的参数不用特意设置(因为我们刷了专为linux+QT定制的uboot,这个uboot中估计已经预制好了所有的启动参数) ...
环境:XC2440 linux2.32.2红帽5 根文件系统有一系列的目录组成,其中包括应用程序、C库、及相关的配置文件。 制作根文件系统的步骤如下,下面步骤均在虚拟机终端上操作。 一、创建文件系统总目录rootfs 【mkdir rootfs】 二、创建文件系统目录 【cd rootfs】进入rootfs目录,创建下面目录 ...
ramfs是空间规模动态变化的RAM文件系统。它非常简单,是用来实现Linux缓存机制(缓存page cache and dentry cache)的文件系统。 通常情况下,Linux的所有文件在内存中都有缓存。需要读取的数据页从支撑存储设备(block device)中读取后,缓存于内存。在支撑存储设备中的数据页执行marked as clean操作。当虚拟文件系统需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