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RUVBL2与其同家族蛋白RUVBL1的寡聚能力及ATPase活性对Pol II凝聚体的形成均具有关键贡献;体外微滴和DNA窗帘实验均证实生理浓度范围的RUVBL1/2异六聚体可显著促进Pol II-CTD及转录因子的相分离形成,体外转录实验证明RUVBL1/2可明显增强...
过表达任一组蛋白都导致Pol II速度显著降低,证实了染色质结构与转录延伸之间的因果关系( Fig. 5c );Pol II速度的降低伴随着,相较于对照组(仅GFP)和未诱导的细胞,在H3过表达或H4过表达细胞中明显减少的老化相关β半乳糖苷酶染色( Fig. 5d
综上所述,活性转录Pol II-DSIF-NELF复合物的冷冻电镜结果表明,在活性延伸过程中,NELF可以在Pol II上采用两种构象。暂停的NELF构象稳定了Pol II的暂停,而中间态的NELF构象允许核苷酸添加。NELF在Pol II表面的剧烈重排(中间态)解释了NE...
维持基因差异化的表达依赖于Pol II催化的RNA转录过程。一个细胞如果要代代延续,就需要把每个基因的转录状态传递给子细胞。在DNA复制和有丝分裂过程中,转录状态的保留至关重要的,因为染色质结构可能会因复制叉和染色质凝聚中的蛋白质位移而大幅改变。虽然没有确凿证据,但基于染色质的表观遗传学一般认为,Pol II...
通过对转录周期的操纵,证明了Pol II在增强子-启动子相互作用中的关键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启动子-近端暂停的Pol II本身部分稳定了相互作用。他们提出了一个更新的工作模型,其中转录动力学元素塑造了相互作用的持续时间或频率,并以此促进增强子-启动子的交流。在本研究中,作者首先在K562细胞中定义了一组功能性增强子...
来自于日本和英国团队在最近一期的Cell上背靠背发表关于RNA聚合酶Pol II的RPB1亚基K1268泛素化在DNA damage中的作用的论文。既然是back to back的论文,我们尝试着side by side的拆解学习一下。 撰稿| 浙大王青青教授课题组 编辑| 江懿佳 01立题思路: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名为RNA聚合酶(Pol)II的酶促进核糖体构成单元(building block)的产生,其中核糖体是根据遗传密码制造细胞内所有蛋白的分子机器。相关研究结果于2020年7月15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Nucleolar RNA polymerase II drives ribosome biogenesis”。
RNA聚合酶II(Pol II)的转录起始需要多种通用转录因子,包括TFIIB、TFIID、TFIIE、TFIIF和TFIIH【2】,这些转录因子是使酶能够从启动子精确启动所必需的,因此在最初发现和纯化Pol II之后的十几年里,大多数注意力都集中在识别和表征这些通用转录因子的努力上,然而随着研究的进展,有充分的理由表明Pol II介导的转录延伸调...
综上,这项工作系统刻画了不同RNA聚合酶的交叉调控关系,特别是Pol III通过在非基因区的结合,组织局部染色质结构,帮助组蛋白分子伴侣FACT复合体结合染色质,从而调控Pol II在多种功能基因区的转录速率(图3)。本研究也为认识RNA聚合酶的转录交叉调控乃至RNA聚合酶III功能失常带来的多种组织发育异常提供了新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