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X_EN:这个引脚用于发送数据的使能信号。在RMII模式下,TX_EN用于控制TXD0和TXD1的发送。- RX_DV...
频率:固定50MHz,支持10Mbps和100Mbps速率。 来源:可由MAC控制器或外部晶振提供,需确保时钟稳定性(抖动<1ns)。 布线要求:作为关键信号,需等长匹配(与数据线长度差<5mm)并远离噪声源。 2. 数据线布局 数据总线(TXD/RXD): 位宽:2位,每个时钟周期传输2比特(100Mbps时,2位×50MHz=100Mbps)。 阻抗控制:差分对...
RMII接口有12个信号线,所有信号名称都是从MAC层侧说明的,主要#包括四个部分。一是从MAC层到物理层的发送数据接口,二是从MAC层到物理层的接收数据接口,三是物理层与MAC层之间时钟接口,四是MAC层和物理层之间数据管理的MDIO/MDC接口。 接口图片解析 引脚定义解析 TXD[1:0]:数据发送信号线,数据位...
数据线包括RXD0、RXD1、TXD0以及TXD1它们分别负责接收以及发送数据。不要搞错方向接反了可是会导致数据不通畅得。就像你如果拿错了左鞋以及右鞋,走起路来肯定不舒服对吧! 3.使用低电平信号:RMII接口使用地是低电平信号,电压一般在1.8V左右。如果你不小心用了过高地电压,那就可能会烧坏芯片。想象一下如果烧坏了...
在RMII通信中,PHY层与MAC层之间通过TXD0/TXD1和RXD0/RXD1差分信号线进行数据传输。当MAC层要发送数据时,数据被编码并通过TXD0/TXD1差分信号线发送到PHY层。PHY层将接收到的数据解码后,通过RXD0/RXD1差分信号线发送给MAC层。 此外,PHY层还负责生成和提供时钟信号给MAC层。PHY层通过REF_CLK控制信号线将时钟信号...
RMII接口一般要求50MHz的总线时钟,这是MII接口时钟的两倍。这是因为RMII通过减少信号线数量,将部分时钟信号和数据信号合并传输,以提高效率。信号线组成:RMII接口主要包括TXD[1:0](发送数据)、RXD[1:0](接收数据)、REF_CLK(参考时钟)、MDIO(管理数据输入输出)和MDC(管理时钟)等信号线。其中...
TXD[1:0]:数据发送信号,该信号是 2-bit 位宽的数据信号。 RXD[1:0] :数据接收信号,该信号是 2-bit 位宽的数据信号。RMII 接口通过 TXD[1:0] 和 RXD[1:0] 进行数据交换,发送和接收信号与 REF_CLK(shared reference clock)同步。 RX_ER:接收错误信号。该信号必须保持一个或多个周期(RX_CLK),从而向...
TXD[1:0]:数据发送信号线,数据位宽为2,是MII接口的一半;RXD[1:0]:数据接收信号线,数据位宽为...
MII数据接口总共需要16个信号,包括TX_ER,TXD,TX_EN,TX_CLK,COL,RXD,RX_EX,RX_CLK,CRS,RX_DV等。 MII以4位半字节方式传送数据双向传输,时钟速率25MHz。其工作速率可达100Mb/S。 MII管理接口是个双信号接口,一个是时钟信号,另一个是数据信号。
TXD[1:0]:数据发送信号线,数据位宽为2,是MII接口的一半; RXD[1:0]:数据接收信号线,数据位宽为2,是MII接口的一半; TX_EN(Transmit Enable):数据发送使能信号,与MII接口中的该信号线功能一样; RX_ER(Receive Error):数据接收错误提示信号,与MII接口中的该信号线功能一样; CLK_REF:是由外部时钟源提供的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