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RK3588上安装Docker需要遵循一系列步骤,确保系统环境符合要求,并正确安装和验证Docker。以下是详细的步骤说明: 确认RK3588的操作系统和环境: 确保RK3588运行的是基于Debian或Ubuntu的Linux发行版。你可以通过以下命令查看系统信息: bash uname -a cat /etc/os-release 检查系统是否满足Docker安装要求: Docker官方文档...
sudoaptupdate&&sudoaptinstalldocker-ce-y 1. docker-ce:安装Docker社区版。 步骤6:启动并验证Docker服务 最后,启动Docker服务并验证安装是否成功: AI检测代码解析 sudosystemctl startdockersudosystemctlenabledockersudodocker--version 1. 2. 3. systemctl start docker:启动Docker服务。 systemctl enable docker:...
一、安装Docker首先,确保你的宿主机已经安装了Docker。Docker是一个开源的应用容器引擎,让开发者可以打包他们的应用以及依赖包到一个可移植的容器中,然后发布到任何流行的Linux机器或Windows机器上,也可以实现虚拟化。在Ubuntu上安装Docker的命令如下: 更新软件包列表: sudo apt-get update 安装Docker: sudo apt-get i...
rk3588 可以在docker中使用rknpu么 2019-12-16 关键字:双屏异显 笔者手里有一块运行着 Android 5.1 的 rk3288 开发板。 最近接到一个需求:在这块开发板上实现 MIPI + EDP 双屏异显功能。 笔者手里的这块开发板默认是不支持双屏异显的,不过好在 rk 有官方补丁,合入补丁后可以支持双屏异显功能。 笔者是在...
注1:RK3588 内核较高,无需改内核安装docker。 注2:部分安卓环境内核可能较低,需要自己更新内核。 注3:数据无价,更新需谨慎。 注4:需要基础Linux能力。 一、RK3588板卡结构和接口 1、概览 文件:EMB-3582侧面.png 概览 普通3288与3588对比(左侧小的是RK3288 、右侧大的是RK3588) ...
创建ubuntu 指定名称创建容器 docker run -t -i -d -v /opt:/opt --name ubuntu2004 ubuntu:20.04 /bin/bash 修改ustc镜像源 sed -i's@//.*archive.ubuntu.com@//mirrors.ustc.edu.cn@g'/etc/apt/sources.list sed -i's/security.ubuntu.com/mirrors.ustc.edu.cn/g'/etc/apt/sources.list ...
市场上全面且先进的镜像仓库,支持用于 Kubernetes 部署的 Docker 容器和 Helm Chart 存储库。 这些技术用作单一访问点来管理和组织 Docker 镜像,同时避免 Docker Hub 限制或保留问题。 后台云技术提供对远程 Docker 容器镜像仓库的可靠、一致和高效的访问。
sudo apt install docker-ce docker-ce-cli containerd.iodocker-compose-plugin 1 登录后即可复制 状态查看 使用以下命令来查看Docker的状态,如果执行结果如下,则证明Docker服务正常运行: dengml@dengml-SER:/data/ubuntu/rockpi$systemctlstatusdocker●docker.service-DockerApplicationContainerEngineLoaded:loaded(/lib...
rk3588 镜像构建环境搭建基于docker docker ubuntu 镜像 docker run-t-i-d-v/opt:/opt--nameubuntu2004 ubuntu:20.04 /bin/bash Windows下创建docker 开通22端口是为了创建一个ext4的文件系统在ntfs中会丢失一些属性 docker run-t-i-d-p9822:22--nameubuntu2004 ubuntu:20.04 /bin/bash...
51CTO博客已为您找到关于rk3588 sdk打包docker镜像环境的相关内容,包含IT学习相关文档代码介绍、相关教程视频课程,以及rk3588 sdk打包docker镜像环境问答内容。更多rk3588 sdk打包docker镜像环境相关解答可以来51CTO博客参与分享和学习,帮助广大IT技术人实现成长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