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aro的开发成果基本开源,最后成功为Arm的开源生态做出贡献。仿照Linaro,近期由13家企业发起了RISE(RISC-V Software Ecosystem)项目,以此推动RISC-V软件生态的发展。对于中国RISC-V企业而言,是否需要加入RISE完善软件生态?经过激烈的圆桌讨论,参与圆桌会议的嘉宾得出了比较一致的结论:由国际巨头牵头的RISE确实能够引...
RISC-V精简指令集架构由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计算机科学部门David Patterson教授(国灵奖获得者)领衔的团队于2010年发布。它基于广泛使用且十分宽松的BSD许可证(Berkeley Software Distribution license),用户可自由免费地使用RISC-V进行CPU设计开发并添...
编译完成后,生成了qemu-system-riscv64,你可以执行以下命令进行安装: sudo make install 02—安装riscv64编译器 这里直接使用apt进行安装: sudo apt install gcc-riscv64-linux-gnu g++-riscv64-linux-gnu -y 03—编译opensbi 从github上clone opensbi: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riscv-software-src/opens...
2010年初,由Arm、IBM、三星、TI等厂商联合设立了非盈利组织Linaro,旨在通过改进和优化开源Linux软件产品和开发工具,帮助Arm的合作伙伴快速推出基于Arm架构的产品。 此前,包括谷歌、英特尔等13企业发起全球RISC-V软件生态计划(RISC-V Software Ecosystem),就是旨在加速RISC-V新架构的软件生态建设和应用商业化进程。据悉,...
对于RISC-V这样一个新兴的处理器架构来说,软件生态至关重要,这也是RISC-V进入更广阔的应用市场的前提。在论坛的专题讨论环节,有观众现场询问Asanovic教授RISC-V未来发展最关键的3个要素是什么,Asanovic教授回答:“Software!Software!Software!” 确实,对RISC-V来说,仅仅指令集的开源还远远不够,整个行业要实现敏捷开发...
Software!Software!”确实,对RISC-V来说,仅仅指令集的开源还远远不够,整个产业要实现敏捷开发、快速迭代,需要包括开源处理器、开源工具链、开源IP、开源SoC、操作系统、编译支持等全方位的生态。特别是面向高性能芯片领域,RISC-V尚需统一操作系统、算法库等软件生态的支持。因此,SiFive首席现场应用工程师张岩...
尽管RISC-V在硬件方面具有多重优势,但要在非IoT等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取得更大的成功,还需加强其软件生态系统。与基于x86架构的Windows或基于ARM架构的Android相比,RISC-V目前还缺乏一个广泛认可的软件栈(software stack),这在高度碎片化的IoT领域尤为突出。主要挑战有:...
为了秉承科研精神,打破指令集市场的垄断,RISC-V 自 2013 年诞生起就成为了开源项目,使用 BSD(Berkeley Software Distribution)开源协议。这意味着几乎任何人都可以使用 RISC-V 指令集进行芯片设计和开发,商品化之后也不需要支付授权费用。 超高的自由度吸引了众多公司和科研机构,三星、美光、阿里、华为和中科院计算所纷...
RISC-V生态软件厂商(汽车领域):IAR、智达诚远、Green Hills Software...
trap(陷阱)可以分为异常与中断。在 RISC v 下,中断有三种来源:software interrupt、timer interrupt(顾名思义,时钟中断)、external interrupt。 有同学可能见过 NMI,但是这是一种中断类型而非中断来源。Non-maskable interrupt,不可屏蔽中断,与之相对的就是可屏蔽中断。NMI 都是硬件中断,只有在发生严重错误时才会触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