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SC-V 和 Cortex-M 都属于精简指令计算机(RISC),使用 Load/Store 架构,在执行计算之前,需要将数据 Load 到寄存器,计算完成后再把寄存器的数据 Store 到内存,不能像 8051 或 x86 那样直接对内存中的数据进行运算。指令长度为 32 位或 16 位,RISC-V 标准指令都是 32 位的,RVC 扩展使用 16 位指令,Cortex-...
目前MIPS正在利用其经过硅验证的CPU技术来加速RISC-V在数据中心等高性能应用中的采用;英特尔宣布开放基于7nm的SiFive IP代工业务;Imagination推出RISC-V CPU IP——Catapult系列为异构计算铺路;Mobileye推出EyeQ Ultra在芯片中配备12个RISC-V内核和神经网络
ARM算7kB,两者对比,7*1024/11520*100%=62.2%,也就是说,同样的功能,Cortex-M只需要RISC-V六成多一点的代码就能实现。 当然还有一个变量要考虑,ARM使用AC6编译,RISC-V使用gcc编译,编译器的效率也会有一定差异。 调试方面RISC-V只能用JTAG(GDLink可以支持),相比之下Cortex-M的SWD调试用起来更方便一些。 至此...
中科院计算所在2019年就牵头发起了“香山”高性能开源RISC-V处理器项目,2020年6月,香山处理器第一版“雁栖湖架构”正式发布;2022年5月26日,在2023年中关村论坛“RISC-V开源处理器芯片生态发展论坛”上,发布了第二版“南湖架构”的“香山”(南湖架构)开源高性能RISC-V处理器核,计划2023年6月流片;目前第三版“昆...
RISC-V:一个备胎的努力和宿命 远川科技评论 2019年7月,阿里巴巴旗下半导体公司平头哥正式发布玄铁910,打出“业内最强RISC-V处理器之一”的口号,号称性能比肩Arm v8架构Cortex A7X系列。 围观群众一面沸腾叫好,一面互相打听:RISC-V是啥? CPU本质是一块集中了不同功能电路的芯片,要使用这些功能电路,CPU需要调用...
P470和P670是SiFive去年下半年面向高性能市场推出两款全新的64bit RISC-V处理器内核IP,目标是面向新一代可穿戴和智能家居等设备。 具体来说,P470主打的是高能效,3取指宽度的乱序执行,最多16核心,128bit的矢量加密扩展和57bit的虚拟化I/O技术,拥有新的三级缓存控制器(不包括在内)。对标的是Arm Cortex-A55。
OK113i-S开发板采用核心板+底板的结构形式,基于全志T113-i处理器设计开发,处理器为ARMCortex-A7, RISCV, HiFi4 DSP多核异构架构,主频1.2GHz,核心板有两种规格,分别是512MB DDR3L内存加8GB eMMC版本和256MB DDR3L内存加256MB SPI Nand版本。OK113i-S开发板将核心板的功能接口资源丰富、提供多种外设接口,如...
而SiFive去年11月1日发布的P670,象征着Peformance系列性能王者的出现,也是目前可商用授权RISC-V核心中性能最高的产品。P670作为一款13级流水线四发射的乱序处理器,在性能上比上一代P550提升了50%以上,SiFive表示即便是与Arm的Cortex-A78相比,也有显著的PPA优势。
Altera还在2011年发布了搭载Cortex-A9的“Arria V”和“Cyclone V”,这项技术也被延续到了现在的高端“Agilex”中。 Actel 的发展方向略有不同。被Microchip收购后,该公司的Fusion FPGA现在集成了Cortex-M3。Lattice 仍停留在低密度 FPGA 市场,因此没有谈论此类应用集成。简而言...
这是RISC-V自己内部在FPGA平台下跑U84 IP的成绩,比较的是SPECint2006成绩。 SiFive此前在新闻稿中给U8树立的直接竞争对手是Arm Cortex-A72,其中提及相比Arm Cortex-A72核心,SiFive U84提供可媲美的性能。不过在面积效益和每瓦性能方面,U84还是有优势,当然我们知道A72已经是Arm前两年的架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