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汽车制造商而言,若其整车架构全面采用RISC-V技术,将实现产业链的高度透明化,为产品设计、升级等带来巨大便利。同时,在工程成本、软件成本、复用性以及产品技术理解与把握方面,RISC-V均表现出色。这符合RISC-V开放、灵活且具备标准化能力的特点。我们坚信,RISC-V是软件定义汽车时代最适宜的指令架构。图源:SiFi...
RISC-V的到来,本身也有点突破“枷锁”的味道。之后,为了确保RISC-V的开源,RISC-V基金会还将总部从美国迁移到了中立国瑞士。“名将”RISC-V带着它的尖刀,冲击着市场。2021年RISC-V国际基金会,会员数量为300多家,而到2024年,其会员数量已经超过4000家,有了超10倍的增长。在2022年,市场上量产的RISC-V...
同时将提供三种类型的 RISC-V 产品:基于 IFS 技术制造的合作伙伴产品;RISC-V 内核被许可为差异化 IP;利用先进的封装和高速芯片间接口,提供基于 RISC-V 的小芯片构建块。其实,英特尔在很早之前就在RISC-V路线上有所动作,2021年英特尔就推出了基于RISC-V架构的Nios V处理器。在此之前,英特尔还欲花费20亿美元...
“RISC-V的热爱者和开发者是推动RISC-V发展的中坚力量。为RISC-V开发者持续提供真正好用的生态产品是我们必须坚守的初心”,陈志坚分享,过去的909天,他和团队访谈了包括RISC-V软硬件开发者,AI玩家,新生力量等等的代表,结合大家的使用习惯和需求,最终决定推出了覆盖从SOM到开发者服务器的完整生态产品序列的MUSE系列生...
经历观望、试水、踩坑,RISC-V成了首选 得益于中天微在CPU领域的技术积累,平头哥的团队在2018年只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就设计出一款基于RISC-V指令集的轻量级处理器玄铁902,这款产品证明RISC-V可以做出满足成本非常有限场景的产品,兼顾性能和极低功耗需求。为了探索RISC-V的高性能边界,1年后,平头哥又研发了玄铁910...
相比硬件性能,软件是限制RISC-V处理器向更高端应用突破的关键。RISC-V作为新兴的指令集,软件生态不够成熟让众多RISC-V芯片公司选择从对生态依赖不高的MCU市场切入,所以可以看到在CPU主频低于200MHz的MCU市场有大量RISC-V产品,到了CPU主频在200MHz-1.5GHz的MPU产品就数量不足10种,在CPU主频性能超过1.5GHz的高端...
在不久前召开的“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云生态大会”期间,北京开源芯片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包云岗表示,中美企业正在研发高性能RISC-V处理器,总体处于第一梯队。国内初创企业数量远大于美国,产品主要集中在MCU级。然而,在物联网领域大受追捧,并不意味着RISC-V无法进入更高性能要求的PC、数据中心和服务器市场。对于...
“开源”、“可修改”,几乎可以概括RISC-V本质上与Arm的区别: 如果以武侠小说中的“功法”来比喻芯片架构,Arm是武林秘籍,外人可以花钱看,但不能随便改;RISC-V可能只是某个武林高手的练功心得,可供各路好汉不断修订。 可修改的好处在过去一直很难体现,但随着软件定义产品的时代到来,根据软件定制芯片的需求越发旺盛...
RISC-V服务器这边,目前已有些服务器芯片产品问世,小批量部署。可以说,在这个市场中,已经解决了有没...
那么,RISC-V能否打破前两家的垄断呢?首先,作为很看好该架构的笔者,我认为答案是肯定的,理由有如下几点:第一,RISC-V的开源性质使得它能够吸引更多的开发者和企业参与其中,形成庞大的生态系统。而且,众多厂商可以自由地参与到芯片设计和开发中来,从而加速了技术创新和产品迭代。其次,RISC-V架构的模块化和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