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内科刘宇飞医生rfs医学术语 肿瘤内科刘宇飞医生 在医学中,RFS通常指的是无复发生存期(Recurrence-Free Survival)。以下是关于RFS的详细说明: 定义:RFS是指从接受治疗开始,到肿瘤复发或患者因任何原因死亡之间的时间。它是评估肿瘤治疗效果和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重要性:RFS的长短可以反映治疗的成功与否,以及肿瘤的...
RFS通常发生在营养不良的个体开始接受营养支持后,其常见的病因有神经性厌食,危重症,PICU,恶性肿瘤,透析,消化道吸收不良,长期不规律进食导致饥饿,减重手术以后等。此外,军人和运动员虽然相对少见,但在极端条件下,如高强度训练或长时间饥饿后迅速补充能量,也可能引发RFS。 02 RFS发病机制 RFS的发病机制主要涉及代谢的快...
由于RFS是临床营养技术实施过程中可导致患者死亡的综合征,肿瘤营养代谢内科临床务必重视RFS的预防。RFS一旦发生必须立即明确诊断,并及时通过纠正电解质紊乱、补充维生素等措施,方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而阶梯式的热量营养素补充的营养支持方案则是最好的预防选择。 发现RFS可疑高危患者需要...
RFS率是指患病后无复发存活率,是衡量癌症病人疾病复发的重要指标。在医学领域,临床医生通过观察病人的RFS率来预测癌症的复发和存活状况。RFS率可以告诉病人和医生治疗方案的效果和病情预后,能够帮助医生制定个体化的治疗计划,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和生活质量。提高癌症患者的RFS率是从两方面入手的,...
rfs医学术语:RFS(Recurrence free survival),无复发生存期。肿瘤RFS代表着肿瘤病人的无复发生存时间,RFS是英文全称Recurrence free survival的缩写。肿瘤RFS代表病人在经过抗肿瘤治疗后,获得完全缓解时到出现复发或者随访截止的时间,应该说肿瘤的RFS的时间是很多肿瘤的临床研究中一个统计学的终点指标。在...
RFS=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包括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其中嗜酸性粒细胞又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SC)。计算公式为: RFS=( 1/T) ×100%计算时,以细胞总数乘以细胞比容(V)求得。其中: V=0.34×(红细胞比容(RBC)/(WBC))白细胞数×10%,单位为10/μL。中性粒细胞(MCP...
背景:无复发生存期(RFS)被认为是评估早期疾病患者辅助免疫治疗有效性的主要终点。然而,目前尚不清楚在这种临床背景下,RFS是否是OS的有效替代终点。 方法:识别出报告了OS和RFS风险比的辅助免疫治疗2期或3期临床试验。在研究组和试验水平上使用加权回归分析来评估RFS作为OS替代终点的有效性,并通过加权决定系数(R2)进行...
RFS1412-223 屏蔽功率电感器 2024-04-09 16:37:18 不同医学数字成像设的挑战 70 年代早期医学成像数字技术出现以来,数字成像的重要性得以日益彰显。半导体器件中混合信号设计能力方面的一些新进展,让成像系统实现了史无前例的电子封装密度,从而带来医学成像的巨大发展。同时,嵌入式处理器 ...
这个其实就是它上面那一个,你只需要正常使用的都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东西。
再喂养综合征(refeedingsyndrome,RFS)是机体在长期饥饿或营养不良后再喂养(包括经口摄食、肠内肠外营养)引起的、与代谢异常相关的一系列症候群,伴较高的死亡率,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常与进食后的2~5天内出现。RFS本质上反映了从分解代谢到合成代谢的变化,其最具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