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 keepalive参数。如果设置不为0,就使用配置tcp的SO_KEEPALIVE值,使用keepalive有两个好处:检测挂 掉的对端。降低中间设备出问题而导致网络看似连接却已经与对端端口的问题。在Linux内核中,设置了 keepalive,redis会定时给对端发送ack。检测到对端关闭需要两倍的设置值 tcp-keepalive 300 #是否在后台执行,yes:...
1)"tcp-keepalive" 2)"300" 观察tcp情况,发现每隔3~4秒探测一次(客户端未关闭,所以每次都得到响应),tcp-keepalive未生效。 $ sudo tcpdump-i lo0 port637918:07:24.933364IP localhost.6379>localhost.63787:Flags[.],ack1,win6378,length018:07:24.933382IP localhost.63787>localhost.6379:Flags[.],ack1...
port 6379 端口号 tcp-backlog 511 确定了 TCP 连接中已完成队列 timeout 0 设置客户端空闲超时时间,服务端不会主动断开连接,不能小于 0。 tcp-keepalive 300 每个一段时间 300 秒发送一次请求.看是否还活着 daemonize yes 是否在后台执行!如果设置位no则表示前台启动,此时窗口将被一直占用 supervised no 无监...
综上所述,Redis的tcp-keepalive默认值为0,不启用TCP keepalive检测。如果需要启用此功能,可以在Redis配置文件中显式设置tcp-keepalive参数为一个正整数,例如60,表示Redis将每隔60秒对TCP连接进行一次keepalive检测。
4. tcp-keepalive 300 检测TCP连接活性的周期,默认300s,也就是每隔5分钟对它创建的TCP连接进行活性检测,防止大量的死链接占用系统资源。建议维护成60s。 5. timeout 300 客户端空闲连接的超时时间,一旦空闲时间达到了timeout,客户端就会被关闭,如果设置为0的话就不进行检测。
这里可以看到redis从3.2.1版本开始,默认设置是300秒,我们修改为60秒。 在Linux系统中,客户端发送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与redis发送的第一个保活探测报文之间的时间间隔,单位是秒。 注意事项 1.tcp-keepalive只在Linux生效,在其他系统不生效(比如 Mac),只按照其他系统内核自身的设置。
# A reasonable value for this option is 60 seconds. tcp-keepalive 0 就是用来定时向client发送tcp_ack包来探测client是否存活的。默认不探测,官方建议值为60秒。那就试试吧。 如此设置,观察一段时间后发现client和redis之间的连接一直保持着。管用!
一个空闲的客户端维持多少秒会关闭,0表示关闭该功能。即永不关闭。 tcp-keepalive 连接心跳检测 对访问客户端的一种心跳检测,每个n秒检测一次。 单位为秒,如果设置为0 则不会进行Keepalive检测,建议设置成60 第二节 GENREAL通用配置 UNITS单位 配置大小单位,开头定义了一些基本的度量单位,只支持bytes,不支持bit,...
Redis的`tcp-keepalive`参数用于设置TCP连接的保活策略。通过这个参数,Redis服务器可以定期向空闲的客户端发送TCP心跳包,以检测网络连通性。如果网络出现异常,服务器可以尽快清理“僵尸”连接。 如果`tcp-keepalive`参数设置为非零值,Redis服务器将根据这个参数设定的时间间隔向空闲的客户端发送TCP心跳包。如果客户端没...
tcp-keepalive tcp-keepalive 300 单位是秒,官方建议值是 300。这是一个很有用的配置,实现 TCP 连接复用。 用途 用于客户端与服务端的长连接,如果设置为非 0,则使用 SO_KEEPALIVE 周期性发送 ACK 给客户端,俗话就是用来定时向客户端发送 tcp_ack 包来探测客户端是否存活,并保持该连接。不用每次请求都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