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RedCap HD-FDD工作方式,省去了双工器,这确实有点像NB-IoT,后者现在已经做到了基带加射频、射频前端高度集成的单芯片方案。 对于5G Redcap SoC,基带逻辑尺寸可能和LTE Cat.4差不多,射频部分要比LTE Cat.4要大些,从成本角度考虑,22/28nm将会是较为合适的工艺节点,考虑到性能及芯片面积,12/14nm也是个选择。
第三,RedCap采用了64QAM这种更简单的调制方式,同样意味着对射频和基带的要求大幅降低。 第四,RedCap采用半双工FDD(HD-FDD),可以在不同时刻在不同频率上进行收发,不需要双工器。不仅节约了成本,还获得了更好的集成能力(双工器一般都比较大),减小了对设备空间的占用,有利于设备的小型化。 第五,RedCap引入了一些...
第三,RedCap 采用了 64QAM 这种更简单的调制方式,同样意味着对射频和基带的要求大幅降低。 第四,RedCap 采用半双工 FDD(HD-FDD),可以在不同时刻在不同频率上进行收发,不需要双工器。不仅节约了成本,还获得了更好的集成能力(双工器一般都比较大),减小了对设备空间的占用,有利于设备的小型化。 第五,RedCap 引...
覆盖能力方面,因为天线设计的缩水,加上可穿戴终端的尺寸限制,覆盖能力略有缩水。 传输时延方面,HD-FDD不能同时发送和接受,传输时延会有所增加。不过,对于RedCap的 应用场景来说,这些问题都没有太大影响。值得一提的是,考虑到应用场景和成本,3GPP提出RedCap一次只能在一个频带内工作,不 需要支持载波聚合或者双连接。
RedCap采用了64QAM调制方式,相对更加简单,同样意味着可大幅降低射频和基带的要求;采用半双工FDD(HD-...
传输时延方面,HD-FDD不能同时发送和接受,传输时延会有所增加。不过,对于RedCap的应用场景来说,这些问题都没有太大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考虑到应用场景和成本,3GPP提出RedCap一次只能在一个频带内工作,不需要支持载波聚合或者双连接。(当然了,早期的RedCap终端,肯定是双模的,毕竟5G的覆盖并不完美。) ...
传输时延方面,HD-FDD不能同时发送和接受,传输时延会有所增加。不过,对于RedCap的应用场景来说,这些问题都没有太大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考虑到应用场景和成本,3GPP提出RedCap一次只能在一个频带内工作,不需要支持载波聚合或者双连接。(当然了,早期的RedCap终端,肯定是双模的,毕竟5G的覆盖并不完美。) ...
第四,Redcap可以采用半双工FDD(HD-FDD),在不同时刻、不同频率上进行收发,不需要双工器。不仅节约了成本,还获得了更好的集成能力(双工器通常体积较大),减小了对设备空间的占用,有利于设备的小型化。 第五,RedCap引入了一些节省功耗的手段,例如增强的非连续接收特性(eDRO),以及RRM测量放松,显著降低了长服务周期的...
对于RedCap HD-FDD工作方式,省去了双工器,这确实有点像NB-IoT,后者现在已经做到了基带加射频、射频前端高度集成的单芯片方案。 对于5G Redcap SoC,基带逻辑尺寸可能和LTE Cat.4差不多,射频部分要比LTE Cat.4要大些,从成本角度考虑,22/28nm将会是较为合适的工艺节点,考虑到性能及芯片面积,12/14nm也是个选择...
传输时延方面,HD-FDD不能同时发送和接受,传输时延会有所增加。不过,对于RedCap的应用场景来说,这些问题都没有太大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考虑到应用场景和成本,3GPP提出RedCap一次只能在一个频带内工作,不需要支持载波聚合或者双连接。(当然了,早期的RedCap终端,肯定是双模的,毕竟5G的覆盖并不完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