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提供computed属性进行动态值求值,每次内部依赖的数据发生变化,计算属性就会重新计算;计算属性的好处是可以减少在模板写过多的逻辑和缓存计算结果,不是每次渲染都重新计算一次,而是依赖变化才进行计算。 <template>{{msg}}{{computedDate}}</template>exportdefault{name:'App',data(){return{msg:''}},computed:{...
// dep当中是一个wacher的数组 // notify会执行wacher数组的update方法,update方法触发最终的watcher的run方法,触发watch回调 dep.notify() } }) } 复制代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
* Monitor file change 记录当前改动文件 */compiler.hooks.watchRun.tap('ConsolePlugin',(watching)=>{constchangeFiles=watching.watchFileSystem.watcher.mtimesfor(letfileinchangeFiles){console.log(chalk.green('当前改动文件:'+file))}})/** * before a new compilation is created. 开始 compilation 编译 ...
如果要手写一个简单版本的vue,需要实现Compiler类(用于模板编译)、Watcher类(用于更新视图)、Dep类(用于依赖收集)、Observer类(用于数据劫持)、Vue类(构造函数)等。react自v16以后发生了很多变化,v16以后底层的“虚拟DOM”不再是简单JSON数据了,React采用了最新的Fiber(双向链表)的数据结构,作为“协调”(...
在webpack中的watch调用,每一层都叫做watch方法,在每一个watch方法中,都通过逐步对下一层的依赖调用,完成从watching实例与watcher实例的衔接解耦。 在watching层,完成对重新编译的回调绑定 在watchfileSystem层,完成对下层监听文件(夹)触发逻辑之后信息返回的过滤处理,以及对上层回调的调用 ...
而vue的思想是响应式的,也就是基于是数据可变的,通过对每一个属性建立Watcher来监听,当属性变化的时候,响应式的更新对应的虚拟dom。 总之,react的性能优化需要手动去做,而vue的性能优化是自动的,但是vue的响应式机制也有问题,就是当state特别多的时候,Watcher也会很多,会导致卡顿,所以大型应用(状态特别多的)一般用...
在vue中, 通过Object.defineProperty 把 data 属性全部转为 getter/setter。同时watcher实例对象会在组件渲染时,将属性记录为dep, 当dep 项中的 setter被调用时,通知watch重新计算,使得关联组件更新。Diff 算法借助元素的 Key 判断元素是新增、删除、修改,从而减少不必要的元素重渲染。diff 算法源码实现不同之处 ...
在上图中,左边是实际的网页内容,我们在网页中使用{{}}渲染一个变量,Vue 1就会在内容里保存一个监听器监控这个变量,我们称之为Watcher,数据有变化,watcher会收到通知去更新网页。 通俗来说,如果把网页数据看成你管理的员工,普通数据就是那种每次你都需要找到他,告诉他要怎么做的人,响应式数据就是他本身有任何变...
而Vue的思想是响应式的,也就是基于是数据可变的,通过对每一个属性建立Watcher来监听,当属性变化的时候,响应式的更新对应的虚拟dom。你可以理解为每一个组件都已经自动获得了 shouldComponentUpdate,并且没有上述的子树问题限制。Vue 的这个特点使得开发者不再需要考虑此类优化,从而能够更好地专注于应用本身。
总之,react的性能优化需要手动去做,而vue的性能优化是自动的,但是vue的响应式机制也有问题,就是当state特别多的时候,Watcher也会很多,会导致卡顿,所以大型应用(状态特别多的)一般用react,更加可控。 二、简单能用就行-Vue: Vue项目不需要转译可直接在浏览器中使用,这使得在项目中使用Vue可以像使用jQuery一样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