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选)ECN(Explicit Congestion Notification,显示拥塞通知):设备发生拥塞时,通过对报文 IP 头中 ECN 域的标识,由接收端向发送端发出降低发送速率的 CNP(Congestion Notification Packet,拥塞通知报文),实现端到端的拥塞管理,减缓拥塞扩散恶化。 (建议)DCBX(Data Center Bridging Exchange Protocol,数据中心桥能力交换...
但,这种机制在RDMA中是行不通的。 因此,我们引入了RCM(RoCEv2 Congestion Management)机制,在收到ECN Field为3的数据包时,会通过CNP(Congestion Notification Packet)通知发送端。发送端收到此数据包时,暂时降低发送速率。经过一个预先设定的时间窗后再恢复发送速率。 有了PFC,ECN以及RCM,RoCE就可以愉快地工作了!—...
NP接收方网卡上的算法:当ECN标记后的报文到达接收方网卡,这表明网络上发生了拥塞,接收方网卡将该信息转换为CNP(Congestion Notification Packets)后反馈给发送方。 CNP是RoCE v2规范中定义的拥塞通知方式。 NP上的算法主要用于决定CNP报生成的频率,比如可以每收到一个ECN就反馈一个CNP,也可以规定50us内最多反馈一个...
(1) 发送端设置ECN域为10,告知路径上的设备及接收端,发送端设备支持ECN功能。 (2) 中间设备发生拥塞并达到门限,拥塞设备将发生拥塞的报文ECN域设置为11,报文正常转发。 (3) 接收端收到ECN置位为11的报文,由传输层发送CNP(Congestion Notification Packet,拥塞通知报文)通知发送端。 (4) 发送端收到CNP报文,对...
ECN:显式拥塞通知。 ECN 定义了基于 IP 层和传输层的流量控制和端到端拥塞通知机制。当设备拥塞时,ECN 会在数据包的 IP 头中标记 ECN 字段。接收端发送拥塞通知包(CNP)通知发送端放慢发送速度。ECN 实现端到端的拥塞管理,减少拥塞的扩散和加剧。
原理: 当交换机检测到拥塞时, 将出口包打上ECN标记, 接收端收到ECN包后, 因为有发送端的QP信息, 发送拥塞通知包CNP给发送端, 这时候假如发送端收到多个接收端发来的ECN包, 发送方需要有一个分布式拥塞控制算法(DCQCN, 由Mellanox和微软共同开发), 来降速和调度发送, 一段时间发端没有收到CNP时, 这个时候需...
中间交换机检查当前拥塞情况,当队列深度超过阈值时,通过 RED/ECN 标记报文,然后转发给下一跳。 通知点算法 由接收方网卡完成,主要是把拥塞信息通知到发送方。RoCEv2 新增了 CNP(Congestion Notification Packets)控制报文用于拥塞通知。接收方网卡检查每个接收包的 ECN 标志,如果 CN 被设置,那么发送 CNP 给发送方。
原理: 当交换机检测到拥塞时, 将出口包打上ECN标记, 接收端收到ECN包后, 因为有发送端的QP信息, 发送拥塞通知包CNP给发送端, 这时候假如发送端收到多个接收端发来的ECN包, 发送方需要有一个分布式拥塞控制算法(DCQCN, 由Mellanox和微软共同开发), 来降速和调度发送, 一段时间发端没有收到CNP时, 这个时候需...
发送端服务器发送IP报文标记ECN。 交换机在队列拥塞的情况下收到该报文,修改报文ECN字段并转发。 接收端服务器收到被标记的拥塞报文,正常处理该报文。 接收端产生拥塞通告,周期发送CNP(Congestion Notification Packets)报文,要求报文不能被网络丢弃。 交换机收到CNP报文后正常转发该报文。
RDMA网络要求低延时和无损传输,这促使了PFC和ECN等流控技术的应用。合理设置MMU水线是确保RDMA网络无损与低延时的关键。PFC和ECN技术在水线设置中的作用:PFC技术通过发送Pause帧避免缓存溢出导致的丢包,其水线设置涉及入方向缓存管理。ECN技术在出口设备检测到拥塞时标记数据包,并向源端发送CNP消息,源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