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ient=event->id;// 获取客户端地址struct sockaddr_in*client_addr=(struct sockaddr_in*)rdma_get_peer_addr(client);char client_ip[INET_ADDRSTRLEN];inet_ntop(AF_INET,&(client_addr->sin_addr),client_ip,INET_ADDRSTRLEN);printf("Client connected from IP: %s\n",client_ip);// 接受连接...
测试时需要注意,不要使用使用localhost/127.0.0.1这样的回环地址去连接server端,回环地址会绕过RDMA网卡,因此无法进行RDMA通信。 //compile : gcc rdma-client.cpp -libverbs -lrdmacm -o rdma-client#define_ISOC11_SOURCE#include<stdio.h>#include<stdlib.h>#include<assert.h>#include<infiniband/verbs.h>#in...
brpc client端使用RDMA brpc server端使用RDMA 上面分别列出了brpc中client和server使用RDMA的方法,即在channel和server创建时,把use_rdma这个option设置为true即可(默认是false,也就是使用TCP)。是的,只需这两行代码。如果你的应用程序本身基于brpc构建,那么从TCP迁移到RDMA,几分钟就够了。当然,在上述quick st...
位于rdma-core/librdmacm/examples/目录下: rdma_client/server.c 基础示例,通过CM建链并使用CM VERBS进行数据收发。 RDMA软件协议栈 以红色虚线为界分左右来看这张图,左侧是用户态应用程序的层次结构,右侧为内核态应用程序的层次结构。其中用户态应用又分为左右两条路,左边绕过内核的是指数据路径,右边需要通过内核...
Server端结果: Server端perftest执行结果 Client端结果: Client端perftest执行结果 注:使用ib_send_bw测试Send操作,两端在最后都会打印下面的信息,显示销毁PD错误: Ib_send_bw报错信息 因为PD是最先申请、最后释放的RDMA资源,所以除了造成一点内存泄露之外没有其他影响,可能是虚拟机环境造成的。我也没时间定位,所以就...
编程角度看,RDMA代码也分为Server端,Client端,也有bind, listen, connect, accept,等动作,然而细节上仍有不少区别。 在Server端,一个RDMA服务器的代码流程如下: 1 rdma_create_event_channel 这一步是创建一个event channel,event channel是RDMA设备在操作完成后,或者有连接请求等事件发生时,用来通知应用程序的通道...
Server端perftest执行结果 Client端结果: Client端perftest执行结果 注:使用ib_send_bw测试Send操作,两端在最后都会打印下面的信息,显示销毁PD错误: Ib_send_bw报错信息 因为PD是最先申请、最后释放的RDMA资源,所以除了造成一点内存泄露之外没有其他影响,可能是虚拟机环境造成的。我也没时间定位,所以就先忽略它吧:)...
ib_send_bw:带宽测试工具ib_read_bw:RDMA read 带宽测试ib_write_bw:RDMA write 带宽测试ib_send_lat:延迟测试工具ib_read_lat:RDMA read 延迟测试ib_write_lat:RDMA write 延迟测试 5. librdmacm-utils 包 rping:RDMA ping 测试工具ucmatose:UC 连接测试工具rdma_client/rdma_server:RDMA 客户端/...
创建事件通道。struct rdma_event_channel* cm_ec; client_cm_context.cm_ec = rdma_create_event_channel(); 创建连接标识并将其与事件通道关联。可以将任何数量的连接标识与事件通道关联。 struct rdma_cm_id *rdma_id; rdma_create_id(client_cm_context.cm_ec, &rdma_id, NULL, RDMA_PS_TC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