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DMA(Remote Direct Memory Access)网卡是一种高性能的网络通信硬件,它允许用户程序绕过操作系统内核(CPU),直接和网卡交互进行网络通信,从而提供高带宽和极小时延。以下是RDMA网卡的特点: 高性能与低延迟:RDMA允许应用程序直接和网卡交互进行网络通信,绕过了操作系统的内核处理,从而显著降低了数据传输的延迟。同时,由于减...
RDMA通信链路可以被配置为3种模式,分别是可靠连接(reliable connection,RC)、不可靠连接(unreliable connection,UC)和不可靠数据报(un-reliable datagram,UD).其中,UD采用面向无连接的数据报发送方式,支持点对点和点对多的数据传输,而RC和 UC模式仅支持点对点的面向连接的数据传输.另外,UD模式支持的最大数据传输单元为...
本文总结一下在RDMA网卡驱动中,内存屏障的使用场景&原因。基于开源的mlx5网卡用户态驱动:GitHub - linux-rdma/rdma-core: RDMA core userspace libraries and daemons 参考zhihu.com/question/5830,内存屏障分为两类,一类是防止编译时重排指令,一类是防止CPU运行时重排指令。 asm volatile("" ::: "memory") //...
强制将单端口2条RDMA会话(默认)改为4条 Set-ItemProperty -Path "HKLM:\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LanmanWorkstation\Parameters" ConnectionCountPerRdmaNetworkInterface -Type DWORD -Value 4 –Force 网卡启用SMB Direct Set-NetOffloadGlobalSetting -NetworkDirect Enabled 配置DCB(PFC和ETS)(iWARP不需要) Ins...
我们实现的100G RDMA网卡具体指标和性能如下: 测试场景及拓扑连接图如下。 TCP测试结果如下。 TCP性能表现:实测在Linux系统环境下,端到端连接拓扑,当MTU=9214B,不进行多核优化时,本方案的iperf TCP带宽可达59.7G bps;CPU占用率为12%左右 ; TCP/IP协议普遍延迟在100–200微秒之间。
不过,相对于以太网方案,RDMA 方案对网卡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有两点。 • 能够解析页表:由于应用程序申请的数据缓存一般都是虚拟地址连续而物理地址不连续的,因此要求硬件有解析页表的能力,能够访问物理地址不连续的缓存。注意,此处所说的页表是软件专门为 RDMA 网卡建立的,不是 MMU 访问的页表。
文档还会探讨以太网 RDMA 在不同应用场景中的应用,如高性能计算、云计算、金融交易等,并基于实际案例分析其性能优势和使用效果。将介绍主流以太网 RDMA 网卡厂商和产品,并对不同产品进行对比分析。 预计该文档能够帮助读者了解以太网 RDMA 技术及其相关产品,为选择和应用以太网 RDMA 网卡提供参考依据。 1.1 以太网RDM...
网卡的基本类型与选择 在数据中心、高性能计算和网络存储的世界中,网卡设备的选择对于确保系统性能、可靠性和效率至关重要。由于我是出于学习的目的,所以尽量选择价格低的支持RDMA的网卡。Mellanox网卡的产品非常多,有的支持VPI,有的只支持Ethernet,有的只支持Infiniband。可以根据下面的链接选择合适的网卡。
RDMA网卡可扩展微架构的研究与实现一、引言随着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飞速发展,对网络通信性能的要求日益提高。RDMA(RemoteDirectMemoryAccess)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的远程直接内存访问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数据处理需求,RDMA网卡的微架构设计和实现成为了研究的重要方向。本文将针对RDMA...
本端的网卡直接从内存的用户空间DMA拷贝数据到内部存储空间,然后硬件进行各层报文的组装后,通过物理链路发送到对端网卡。对端的RDMA网卡收到数据后,剥离各层报文头和校验码,通过DMA将数据直接拷贝到用户空间内存中。 RDMA的优势 RDMA主要应用在高性能计算(HPC)领域和大型数据中心当中,并且设备相对普通以太网卡要昂贵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