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range函数生成了从0到100的数字序列,步长为2,并使用循环打印每个数字。 由于步长为2,循环每次增加2,因此打印的数字序列是从0开始的偶数序列,即0、2、4、6、...、100。 因此,函数的结果是1-100之间的偶数。 因此,正确答案是C. 1-100的偶数。 使用range函数生成了从0到100的数字序列,步长为2,并...
设有以下函数 f(int a) { int b=0; static int c=3; b++;c++; return(a+b+c); } 如果在下面的程序中调用该函数,则输出结果是___。 main() { int a=2,i; for(i=0;i<3;i++)printf("%d\n"f(a)); } A.7 8 9 B.7 9 11 C.7...
初始化累加器[1] s 为0。 使用for 循环,其中 range(1, 101, 2) 产生从1开始到100结束(不包括101),每次增加2的序列,即所有奇数。 在循环体内,先将当前的奇数 i 加到累加器 s 上。 然后,无论 i 的当前值是什么,都将其增加1(这行代码在逻辑上有错误,因为它会跳过某些奇数,但不影响循环的奇数生成)。
range函数括号内的三个参数分别表示起始值、终止值和步长。1、起始值:第一个参数指定序列的起始值。默认情况下,起始值为0。如果指定了起始值,则序列将从指定值开始。range(1, 10, 2)将会生成序列[1, 3, 5, 7, 9]。它从1开始,每次增加2,直到9(不包括9)停止。这个函数在循环和列表推导...
range(101):可以用来产生0到100范围的整数,需要注意的是取不到101。 range(1,101):可以用来产生1到100范围的整数,相当于前面是闭区间后面是开区间。 range(1,101,2):可以用来产生1到100的奇数,其中2是步长即每次数值递增的值。 range(1,101,2):可以用来产生1到100的奇数,其中2是步长,表示1+2直接取3,即...
代码如下:def even_sum(num):result = 0 for i in range(1,num + 1):if i % 2 == 0:result+= i return result print(even_sum(100))更简便的方法是使用列表推导 一行代码就行:print(sum([i for i in range(0,101,2 )]))Python...
for i in range(100, 0, -1): print(i) # 使用for循环和range 打印 100 ~ 1 # for i in range(100,0,-1): # print(i) # for i in range(1,101,2): # print(i) # for i in range(0,101,2): # print(i) # for i in range(0,101,6): ...
range(1,3)——为1,2 range(1,101,2)——1到100步长为2,结果都是奇数 for i in range(3):每次把i自动进行+1 range(1,10) 则 取不到10. range(10) 是0——9 for i in 内容(可迭代对象,序列) 可迭代的对象,都有__iter__()方法。(小白可以先无视) ...
例如range(5)等价于range(0, 5);stop: 计数到 stop 结束,但不包括 stop。例如:range(0, 5) 是[0, 1, 2, 3, 4]没有5;step:步长,默认为1。例如:range(0, 5) 等价于 range(0, 5, 1)。分析程序可知,该程序实现求1~100(含100)的偶数之和。
numbers = [i for i in range(0,101) if i%2 == 0] print(numbers) 首先看由range函数生成的数的范围。range()函数的基本语法为range(start, stop),其中,start表示这一些列数字中的第一个数字;stop-1表示这一系列数字中的最后一个数字,需要注意的是,产生的数字中不包括stop。紧接着看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