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大法】关于R1..闲来无事研究了下K系列以外的发动机,资料上有个特性是那么说的本田R18发动机拥有两套凸轮,分为高速凸轮和经济凸轮,保持高速巡航,通过i-vtec调节,1000–3500转时切换到经济凸轮,通过延长进气
您好,关于r18z7发动机的VTEC阀位置,通常来说,VTEC电磁阀在本田发动机上位于缸盖侧方,对于r18z7发动机也不例外。具体来说,VTEC系统包含两个主要的电磁阀: VTC电磁阀:这个电磁阀通常位于正时盖侧,也就是副驾驶席侧,比较靠近机爪胶的位置。 VTEC电磁阀:另一个电磁阀则位于一号汽缸的缸盖处,具体来说是在气缸头的...
关键是在性能车上可以提升马力的VTEC,放在R18这样的机器上功能竟然截然不同。在本田R18A引擎上的VTEC作动时机,是设定在1000-3500rpm之间的任一转速区域内,皆有介入的可能性,且超过此范围外不论转速多高VTEC机构皆不会再作动,如此听来是不是与我们所理解的VTEC作动时机大不相同呢?且为何提早切换至高角度凸...
R18A1发动机的i-VTEC系统就是针对该种情况,在车辆低转速高车速巡航的时候让高角度凸轮轴介入,通过加大气门开度来减少进气阻力,我们一般理解的i-VTEC系统能在引擎高转时提供爆发的动力,而这款发动机的i-VTEC系统则反其道而行在低转速时介入达到省油效果。 本田研发VTEC的初衷就是提升发动机的燃烧效率,使发动机能兼顾...
其中,2.0 升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功率为 107kW,最大扭矩 175 牛米,最大功率转速在 6200 转每分钟 ,还配备了本田的 i-VTEC 技术,能有效提升发动机效率。与之匹配的电动机最大功率 135kW,最大扭矩 315 牛米 ,为车辆提供了强劲的动力支持。虽然动力系统相同,但实际驾驶起来,两者的感受还是有所不同。奥德赛开起来...
以降低油耗。本田在R18A1发动机上运用了第三代i-VTEC技术,这是一种智能可变气门正时和升程电子控制系统。与传统的i-VTEC相比,R系列发动机所使用的i-VTEC在控制策略上有所创新。传统i-VTEC注重提升功率和扭矩,尤其在4000转以上的高速区域表现突出。但在R18A1发动机上,i-VTEC技术更多地被用于提高燃油经济性。
本田在R18A1发动机上运用了第三代i-VTEC技术,这是一种智能可变气门正时和升程电子控制系统。与传统的i-VTEC相比,R系列发动机所使用的i-VTEC在控制策略上有所创新。传统i-VTEC注重提升功率和扭矩,尤其在4000转以上的高速区域表现突出。但在R18A1发动机上,i-VTEC技术更多地被用于提高燃油经济性。
在第八代2.0雅阁等车型中应用的VTEC技术,与R18A1发动机的i-VTEC机制有所不同。R18A1发动机的i-VTEC机制在特定的转速和温度条件下启动,以调整进气门关闭时间和进气量,从而实现节油目的。其驱动正时设置旨在在不同工况下优化性能。总的来说,本田R18A1发动机巧妙地运用了i-VTEC技术,以确保在各种驾驶模式下都能...
此外,本田R18A1发动机还应用了第三代i-VTEC技术(智能可变气门正时及升程电子控制系统)。与传统的i-VTEC技术相比,该技术在控制方面有所创新。传统的i-VTEC技术主要是通过延长进气门关闭时间来增加高转速时的进气量,从而改善扭矩输出。而在本田R18A1发动机中,i-VTEC技术的主要作用被巧妙地调整为节省燃油消耗。
当驾驶员轻踩油门保持高速巡航,发动机转速在1000-3500转/分时,R18A1发动机会自动切换到经济凸轮,这与之前的i-VTEC系统不同。本田R系列发动机更智能,操控更细致。本田的工程师利用i-VTEC可变凸轮的结构,延长高速巡航时进气门的关闭时间,使进气门在活塞压缩冲程时仍然开启。这样,一部分混合油气被活塞推回进气歧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