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梅藤为鼠李科植物雀梅藤的嫩枝叶。别名刺杨梅、对节巴、酸梅簕、札梅、刺晚、对接木、瘤毒藤、摘木、雀梅酸、五金龙、岩溪蓄、对节刺。性味甘;淡;平肺;肾经治疥疮,漆疮,水肿。《广西药植名录》:"祛毒,生肌。治疮疥。"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或入丸剂。外用:煎
【拼音名】Què Méi Ténɡ Yè 【来源】药材基源:为鼠李科植物雀梅藤Sageretia thea (Osbeck) Johnst.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geretia thea (Osbeck) Johnst.[Rhamnus thea Osbeck;S.thezans (L.)Brongn.] 采收和储藏:春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雀梅藤藤状或直立灌木。小枝具刺,灰色或灰褐...
【来源】为鼠李科植物雀梅藤的嫩枝叶。【原形态】雀梅蓐,又名:对节刺、对角刺、碎米子、沙穷勒、米碎木。常绿或半常绿攀援状灌木。小枝具针刺。叶对生,卵形以至广椭圆形,长1~4厘米,宽1~1.5厘米,先端钝,有小尖,基部圆形或近心形,下面叶脉显著,两面无毛,仅叶柄正面两边有毛;托叶早落。花形小,白色,芳香,...
【别名】刺杨梅、对节巴、酸梅簕、札梅、刺晚、对接木、瘤毒藤、摘木、雀梅酸、五金龙、岩溪蓄、对节刺。 【来源】 药材基源:为鼠李科植物雀梅藤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geretia thea (Osbeck) Johnst.[Rhamnus thea Osbeck;S.thezans (L.)Brongn.] ...
【来源】为鼠李科植物雀梅藤的嫩枝叶。 【原形态】 雀梅蓐,又名:对节刺、对角刺、碎米子、沙穷勒、米碎木。 常绿或半常绿攀援状灌木。小枝具针刺。叶对生,卵形以至广椭圆形,长1~4厘米,宽1~1.5厘米,先端钝,有小尖,基部圆形或近心形,下面叶脉显著,两面无毛,仅叶柄正面两边有毛;托叶早落。花形小,白色,...
【来源】为鼠李科植物雀梅藤的嫩枝叶。 【原形态】雀梅蓐,又名:对节刺、对角刺、碎米子、沙穷勒、米碎木。 常绿或半常绿攀援状灌木。小枝具针刺。叶对生,卵形以至广椭圆形,长1~4厘米,宽1~1.5厘米,先端钝,有小尖,基部圆形或近心形,下面叶脉显着,两面无毛,仅叶柄正面两边有毛;托叶早落。花形小,白色,芳...
雀梅藤根 《本经逢原》
书籍 书籍章节 试题 文章 腧穴 术语 模糊搜索 为鼠李科植物雀梅藤的根。 名称雀梅藤根(Què Méi Ténɡ Gēn) 功能主治治鹤膝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浸酒。外用:捣敷。 相关中成药苏肝合剂 纠错 推荐0 收藏0 评论0 1314 概述中成药
雀梅藤叶药材基源:为鼠李科植物雀梅藤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采收和储藏:春季采收,鲜用或晒干。别名性味酸;凉清热解毒。主疮疡肿毒;汤火伤;疥疮;漆疮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煎水洗;或干品研粉调油涂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