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理计算公式:Q=-C(T2-T1)。其中C表示溶液及量热计的热容,T1、T2分别表示反应前和反应后体系的温度。 (2)简易量热计的构造及作用 (3)注意事项 ①实验过程保温且操作要快的目的: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②为保证酸完全中和,采取的措施是碱稍过量。 ③因为弱酸或弱碱存在电离平衡,电离过程需要吸热。
Q=-C(T2-T1),其中C表示溶液及量热计的热容,其单位为J·K-1;T1、T2分别表示反应前和反应后体系的温度。 微点拨:反应热也可利用公式Q=-cm(T2-T1)计算,式中c为比热容(简称比热),m表示反应体系的质量。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反应热的数据可通过实验测得,也可运用理论计算求得。...
一般指的是摄氏温度 但由于(t2-t1)=(T2-T1),所以你用开氏也不错。回答补充问题。m也约掉了。t2=t1,就有T2=T1。 两边加273.15 按照国际单位制,比热容c的单位应该是J /(kg·K),所以温度变化应该用开氏温度△T,但是因为我们在生活中常用的是℃,而且开氏温度和摄氏温度的改变值又相同...
m是质量 t1是初始温度 t2是末温 q:所研究的对象的热量。单位是焦耳c:所研究对象的比热容。单位是焦/千克·摄氏度m:所研究的对象的质量。单位是千克。t1:初温这个的话就是摄氏度。t2:末温??Q=cm(t2-t1)主要用于计算物体由温度t1变为t2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若t2>t1,则表示计算吸收的热量...
答案解析 查看更多优质解析 解答一 举报 这里的是热容,而不是比热容,所以已经把质量考虑在里面了物理中的Q=cm(T1-T2),中的C是比热容这里相当于将cm合起来,成为C 解析看不懂?免费查看同类题视频解析查看解答 相似问题 关于氧弹量热计的几个问题 为什么要测定量热计的热熔 氧弹式量热计简介 特别推荐 热点...
因为一个反应,如果是吸热,Q是带正号的,如果是放热呢,Q是带负号的.而T2-T1,如果末温度T2比T1来得大,那么C就是正号,且反应是放热反应,但是Q应该是负号,所以C前要加负号.同理如果末温度T2比T1来得小,那么C就是负号,且反应是吸热反应,但是Q应该是正号,所以C前要加负号.刚好-C就是正数 结果...
中和热的测量(1)仪器:量热计(环形玻璃搅拌棒、温度计、烧杯)(2)原理:恒T、P下,反应热:Q= —C(T2—T1) (C为热容,单位J/K)或Q= —C m (T2—T1)(C为比热容,单位J•K-1•Kg-1)中和热:Q=与酸、碱的用量无关注:①T1、T2分别表示反应前和反应后体系的温度;②T为热力学温度,单位为K , T(...
如果反应后温度高于反应前温度,那么T2-T1>0,得到的Q就是负值。说明反应放热。反之吸热,这个
热力学中绝大多数时候都是用开尔文温标,我还从来没看到过有人用华氏温标的。。。摄氏温度=开式温度+常数(273左右)所以在求温度差的时候,也可以用摄氏温度算,因为常数消去了。至于为什么用华氏和用摄氏不一样,一华氏度等于5/9摄氏度,所以用华氏算的Q应该是用摄氏算的Q的5/9倍 ...
绝热过程: Q=0 , W=△U,只需求出T1、T2即可求得△U、△H。 (1)绝热恒外压不可逆过程,则: -p外(V2-V1)=nCV,m(T2-T1) p1V1=nRT1 p2V2=nRT2 三个方程联立可求T1、T2。 △U=nCv,m△T=W、△H=nCp,m△T (2)理想气体绝热可逆过程 ...